正文

3. 滬寧線上的生死搏殺(12)

南京大屠殺全紀實 作者:何建明


另一支進攻南京的部隊在西太湖那邊雖有些苦戰(zhàn),但自突破長興、廣德之后,蕪湖已是早晚可以“拿下”的城池了!蔣介石不急才怪,故此刻他的命令出現(xiàn)混亂也屬正?!酱缫褋y,指令怎不顛三倒四!

這可苦了我前線將士。

11月25日,無錫失守。日軍開始由錫澄公路直向要塞背后開始進犯,守軍第112師和第103師堅守數(shù)日,苦戰(zhàn)抵御,打得異常激烈。而日軍此時已經(jīng)大軍壓境,輕型坦克等也在前沿陣地出現(xiàn)。初始時,我炮臺用炮火強壓對方,尚能產(chǎn)生作用,但時間一長,兩個師的守軍漸漸吃緊。

12月1日,江防新任司令劉興召集江陰要塞地的各軍、師長及要塞司令開會,討論對付戰(zhàn)局之策。112師師長霍守義提出:我們步兵與敵人激烈戰(zhàn)斗一個星期了,傷亡慘重,現(xiàn)在既無部隊來接替,又無人來補充,要求撤退。103師長何知重也有此意,電雷學校教育長歐陽格則表示:留下打也行,撤退也贊成。

“那不行。江陰要塞是南京的門戶,我們撤了,就等于給南京開了一扇大門,無論如何我們不能撤!”許康怒了,拍著桌子嚎起來。

正在爭執(zhí)不休時,南京方面來電話:不用爭了,最高統(tǒng)帥部決定你們撤離江陰要塞,而且還布置了具體方案:一、從現(xiàn)在起(當日晚8時),要塞炮兵火力,向江陰西門外射擊,掩護步兵突圍,到12時為止(意思是說,步兵守軍必須在4小時內(nèi)全部撤離江陰要塞,否則死活自保);二、12時后,要塞進行破壞自毀,結(jié)束后要塞炮臺官兵從靖江向鎮(zhèn)江撤退;三、江防司令部準備快艇和船只,載司令部向南京撤退。

“各部隊受命后立即行動!”南京方面加了最后一句。

嗚呼!要塞將士聽到這樣的命令,哭的哭,罵的罵,更多的人則忙碌著收拾行李,準備后撤。炮臺的官兵還有一個重要任務(wù)是:那些裝了沒多久但還珍貴的德國“甲炮”不能留給敵軍。拆!把所有零件能拆的就拆,不能拆的用炸彈炸毀!

可憐“固若金湯”的江陰要塞,在日軍強力攻擊下巍峨挺立的要塞,最后還是被我軍自己用鐵錘、用炸彈,毀了個七零八落……

江陰要塞失守!我中國海軍和守軍丟下一片狼藉,或向蕪湖方向撤逃,或向南京城后撤退,但等待他們的命運則更悲慘——

江防司令許康本想往南京撤,結(jié)果到儀征時就被日軍堵在江邊的一片沙灘上,差點喪了老命,后在幾位下屬的全力掩護下,改道到了武漢。據(jù)說到武漢時,堂堂許司令像只“落湯雞”一樣狼狽。許自己說:“能活著從那邊出來,就是當一百回落湯雞也不算最差的命了!”

可不是,他屬下的幾千江陰守軍不僅沒有當成“落湯雞”,而且多數(shù)最后皆成了日本鬼子屠刀下的冤魂……

“師長、參謀長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我們的團長戰(zhàn)死了,副師長帶著我到鎮(zhèn)江打了兩天又失守,之后我們撤向南京。”時任103師618團團長萬式炯回憶說,“12日我們趕到南京江邊的下關(guān)。到了下關(guān),那個混亂狀況非我所料。到處是為尋找渡江器材而在奔跑的人群,官不識兵,兵不認官,誰也不聽誰的指揮。我團早被沖散,身邊只剩下吳凱。我們看到下關(guān)的情景,實在無法過江,就回頭向南,隨人流越過秦淮河,走到唐社附近,遭到敵軍阻擋,情勢十分危急。我急中生智,大聲喊道:‘弟兄們,我叫萬式炯,是103師的團長,我愿帶大家沖出去!但要組織好隊伍。’大家齊聲說‘好’。 于是我把隊伍分成兩隊,一隊我?guī)?,一隊吳凱帶,我們沿小巷走。這時敵人來了個反擊,槍林彈雨,我們的人如驚弓之鳥,四處散去,我反而被甩到最后。這時七八個日軍端著刺刀向我撲來。好在我從小有武術(shù)功夫,打死四個敵人后我趕緊逃跑。發(fā)現(xiàn)又回到了江邊,并與正在尋找船只的吳凱他們遇上,在上新河處我們搭上了別人的木筏,上了江心洲……自是撿了一條命?!?/p>

團長萬式炯是慶幸的,他上了江心洲,可是他所在師的其他將士基本上都沒有搭上過江的船只,后來皆成了日軍大屠殺的第一批對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