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喬治·史邁利簡史(2)

召喚死者 作者:約翰·勒卡雷


在1920年代的某段時間里,史邁利從他那所毫不起眼的學校脫穎而出,繼而笨重地穿行在同樣寂寂無名的牛津學院昏暗的回廊里,他眨巴著眼睛,憧憬著謀取一份教職,將后半生奉獻給晦澀的十七世紀德國文學。但是那位對他了如指掌的導師明智地作出指引,讓他遠離這些毫無疑問終將隸屬于他的榮譽。于是,在1928年7月的一個美好的早晨,一臉疑惑、面色漲紅的史邁利端坐在了海外學術研究委員會的面試席前,而這個組織他在之前素未聽聞。賈比迪(他的導師)在介紹時異乎尋常地言辭模糊:“就跟這些人聊聊唄,史邁利,他們會考慮你的,而且待遇可以保證你不用跟那些不入流的人為伍?!比欢愤~利表明了自己心中十分惱火。他很是擔憂,因為賈比迪平素說話一向精準到位,但是這次卻如此含糊其辭。懷著一星火氣,他答應多等幾天,直至真正見到賈比迪所說的“神秘人物”再作答復。

尚未有人給他介紹這個委員會,但是放眼望去,半數(shù)成員他都知曉。這當中有來自劍橋的法國中世紀專家費爾丁,有東方語言學院的斯巴克,還有斯蒂德–阿斯普雷,那晚他在賈比迪家做客時,對方就在貴賓席上用餐。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內心頗受觸動。像是費爾丁,且不用提劍橋大學,光是這號人物能夠大駕光臨,本就已算奇跡。后來,史邁利總是覺得這次面談就像是一出扇子舞;在逐步披露這個神秘組織真相的過程中,每一點進展都經過了精心安排。終于,看來應該是主席的斯蒂德–阿斯普雷把最后一層面紗揭下,真相耀眼的胴體便在他面前展露無遺了。他被安排了一個職位,就在這個組織里,因為暫時還沒有更好的叫法,所以斯蒂德–阿斯普雷只能夠紅著臉稱之為特務機構。

史邁利要求一些考慮的時間。他們給了他一個星期。沒有任何人提到報酬。

那一夜,他留在倫敦,找了一個相當不錯的住所,還去了劇院。他感覺到莫名其妙的頭暈目眩,這讓他很是憂慮。他十分清楚自己會接受這份工作,這本來在面試時就能夠表態(tài)了。之所以沒有這樣做,是由于他與生俱來的謹慎,或者可以說是因為他想吊一下費爾丁的胃口。

接受任命后,隨之而來的便是訓練:不知名的鄉(xiāng)間宅邸,不知名的指導員,到處巡游的機會,還有一個逐漸明朗的事實,那便是全然獨自工作的絕佳前景。

他的第一項任務還是比較舒適的:在德國的一所本地大學擔任兩年英語講師,平常講授濟慈的作品,休假時便跟一大群熱忱真切又隨性而為的德國學生待在巴伐利亞的狩獵者小屋。在每一個悠長假期行將結束的時候,他都會帶幾個具備潛質的學生回英國,然后暗地里把他們的推薦信傳送到波恩;在整整兩年內,他壓根兒不清楚到底這些推薦信是被采用了還是被無視了。即便是他挑選出來的候選人,他也沒有渠道去獲知他們是否通過了。他甚至無法確知他的信息是否能夠安然到達目的地;而他在英國的時候,與軍情局之間也是互不往來的。

他在執(zhí)行這項工作時的感情是復雜而矛盾的。一方面,能站在一個超然的位置,學著用諸如“具有特工潛質”這類話語去形容他人,設計一些關于性格與行為的小測試去判斷某人能否擔當候選人,這項工作都把他給迷住了。這一部分的他是缺乏人性、不人道的——史邁利在這交易當中就是一個惟利是圖的跨國雇傭兵,不顧及道德,也沒有任何超乎個人私欲的動機。

而另一方面,當他見證自己自然而然的快樂日漸凋零時,心中平添憂愁。面對人與人之間的友情以及忠誠發(fā)散出來的誘惑,他發(fā)現(xiàn)生性怯懦的自己只會習慣性地退縮。他對這種自然反應采取了敬而遠之的警惕措施。通過理智的力量,他迫使自己在看待人性的時候用臨床醫(yī)學般的客觀眼光,但又因為他既非神仙,也非圣人,他對生命中出現(xiàn)的虛假還是感到既厭惡又恐懼。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