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無心短歌(4)

雪山短歌 作者:馬驊


馬驊輕描淡寫的離別,是從哪一天開始的?

他謊言要去旅行,對每一個人說一個不同的地名,好像他要進入一個萬花筒一樣的空間,在那里可以現(xiàn)見世界每一個角落,如同博爾赫斯在小說《阿萊夫》中寫到的那個全息之點……可是……這個地方還真被他撞上了——這個叫做明永的小山村,位于藏地最重要的神山之一卡瓦格博腳下,有冰川、雪山和野花——明永,兩個連讀的后鼻音,冰山融水激湍在山巖的一響回音……

我是在他赴云南那年(二〇〇三年)秋天到達德欽的,馬驊在縣城等我,我們約好一同內(nèi)轉神山。從雨崩出來到西當村,我們沿盤桓在半山的一線小道走向明永村。瀾滄江深峻的峽谷,就在身側,江水下切出尖銳的“V”形,令人一望生寒。

天快黑的時候,我們到達明永村,踩著吱吱呀呀的木梯,爬上明永小學的二層木樓。頂頭一間是馬驊的小屋,我在這里搭地鋪住了六天。小樓不隔音,坐在屋里就能聽到馬驊在另一頭給幾個年級的孩子們一起上課。那一段時間只有他一個人,還是個不拿工資的。馬驊教完三年級、四年級,再給一年級、二年級的小孩子們布置作業(yè),然后過來喝口水。不一會兒,一個拖著鼻涕的小姑娘手里拿著作業(yè)本屁顛顛地跑過來,喊著“馬老師、馬老師我做好了”——可她的本子上其實是一片空白。下課后,我們彈彈琴、唱唱歌,然后陪孩子們打球。小孩子打球完全像一窩蜜蜂,嗡嗡地撞向一頭,又成團地滾向操場另一頭。

那個時候,在馬驊和朋友們的募資與勞作下,為小學修建的操場已經(jīng)鋪好水泥;小木樓一側的小花園里花叢也較繁茂了;村里給了學校一臺太陽能熱水器,馬驊和孩子們自己動手搭建起兩個簡陋的洗澡間;冰澈的山溪水已經(jīng)用管道引到樓下——這像模像樣的小世界如此富足,充溢著寒雪、陽光和花草。

我在這里讀到了《雪山短歌》最初完成的部分內(nèi)容。感覺里面最重要的幾首詩已經(jīng)成就,如《春眠》《山雨》《山溪》《桃花》等。

馬驊在明永的生活極簡單,除了教書,打理自己的生活,再無其他閑雜事等(除了他為學校整修操場與搭建洗澡間的一段時間)。馬驊空時常在山林間閑逛,明永的山水風物如此一一進入他的眼界,如《風》《秋收》《鄉(xiāng)村教師》《山溪》《山雨》《初夏》《麥收》《冰川》《野蘭花》《杜鵑》,等等,其中絕大部分詩作來自實實在在的生活與自然,故而質(zhì)樸、清新、堅實、簡潔,而意味悠長。

我們?nèi)タ瓷桔昀锏囊恢昀咸覙?,馬驊無意發(fā)現(xiàn)了它,自此成為他休憩、冥想、夢游之地。從老桃樹的一邊可以望見雪山卡瓦格博的峰尖,另一邊則能俯視蜿蜒的山谷,而老桃樹虬結的枝干上盤繞起花葉,誠然一物我相忘之對境。如這句:

飛塵里的花瓣卻亮得耀眼,讓貪睡的人

在夢里仍然睜不開雙眼。

——《旋風》

《雪山短歌》中的《桃花》《桃花羽》《午睡》《午睡》(二)當完成于此。最令人難忘的是這首《桃花》:

有時候,桃花的墜落帶著巨大的轟響,

宛如驚蟄的霹靂。

閉上眼。瘦削的殘花就回到枝頭,

一群玉色蝴蝶仍在吮吸花蕊,一只漆黑的巖鷹

開始采摘我的心臟。

――“桃花的墜落帶著巨大的轟響”,真是驚心動魄的一句!巖鷹一句的力量全在這句起首。

一定有人像我一樣帶著這樣的疑問:馬驊在云南的生活發(fā)生了什么?是什么讓他寫下這樣的句子?讓我們參照馬驊的雪山來信:

車子在瀾滄江邊的山腰上迂回前進,土石路上不時看到滑坡的痕跡。江風獵獵,連續(xù)陰雨了一個月的天氣突然好起來。落日在雪山的方向恍恍惚惚,神山卡瓦格博依然躲在云里。擠做一團的二十多個學生開始在車里唱著歪歪扭扭的歌。薄薄的日光時斷時續(xù)地在車里一閃即過,開車的中年男人滿臉胡茬兒,心不在焉地握著方向盤。學生們把會唱的歌基本全唱了一遍,我在銳利的歌聲里渾身打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