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連串解密的過程,解到最后,就看見了神!
當我開始寫這篇自序時,正是臺北3月多雨陰郁的春天,離當初去印度2005 年8月盛暑,已經(jīng)半年多了,我很少有作品寫這么長的時間——原本只是50 頁筆記本的匆匆記錄,回臺后重新憶起每個心緒畫面細節(jié),終于完成了這部修行日記。
回首過去這段經(jīng)歷,仿佛一場夢幻之旅,越看越不可思議。當初會開始潛心修行,也是因為從人生的困境中被迫轉(zhuǎn)彎,意外地被帶出了生活軌道外,遇見了另一個極浩瀚的世界,就像電影《迷走星球》的畫面:家門一打開,發(fā)現(xiàn)整個房子飄浮在無限星際的外層空間——完全出乎想象的驚奇旅程,高速如云霄飛車般,連思考都來不及。
35歲以前的我,充滿了疑惑,到處向別人尋訪生命的解答;等到自己有一天累了,靜下來看了《與神對話》《告別娑婆》《奇跡課程》等作品之后,決定不再外求,專心地向內(nèi)探索自己——原來浩瀚的宇宙就在“我”之中。一如書中提到的:人生就是一連串解密的過程,解到最后,就看見了更高智慧的自己!
也正因為如此,我決定把整個極私密的印度修行過程詳述下來,在此,建議正在翻閱這些文字的你,可以把這本書當成個人游記,抑或是科幻小說看都無妨,因為這就是文本可隨意解讀的自由。更何況,我完全沒有想要說服誰的企圖與必要,但你們可以試著不用原有的傳統(tǒng)思考去判斷,而改以一種寬廣接納萬象的心情,就像在經(jīng)歷一場夢,或是一部奇幻電影就好了。
《告別娑婆》提到:奇跡能取代千百年的學習過程。一個月內(nèi)貫穿累生累世、經(jīng)歷宇宙意識,現(xiàn)在已經(jīng)知道自己從哪里來,往哪里去。當視點轉(zhuǎn)向自己,就已經(jīng)沒有什么要沖刺的目的地;看透死亡幻象,進入合一意識,就不可能再感到傷痛或失去——我很幸運在35歲生日前后,透過閉關(guān)修行,我瞬間到達了這樣的生命視點,從此轉(zhuǎn)換了我未來的劇本。
整本《李欣頻35歲印度修行日記》耗時八個月的日夜書寫,全書厚達八萬多字,我終于在很美的祝福之流中,順利完成了描述修行意境這項非常艱難的工作,整個過程仿佛又一次地身臨其境。
將來還會不會繼續(xù)書寫?很難說,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總有一天,我的筆會因為自己進入更深的大寧靜中,而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