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一個喜歡中國功夫的敘利亞人,最初我們在北京一家健身房里偶遇,他對我說,他是里法特阿薩德的兒子,我不相信。后來我動用了倫敦和紐約的“線人”求證此事,他們通過我描述的一些細節(jié),確定此人身份不假。
上世紀60年代,哈菲茨阿薩德、里法特阿薩德兄弟發(fā)起政變,推翻敘利亞前政權(quán),當(dāng)上了總統(tǒng)和副總統(tǒng),史載“腥風(fēng)血雨阿薩德”是也。十幾年后,兩兄弟反目成仇,里法特欲從哈菲茨手中奪取政權(quán)未遂,帶著錢和軍隊流亡到法國和西班牙,時任法國總統(tǒng)密特朗授予他法國國籍。
2000年,哈菲茨阿薩特去世,里法特再次奪權(quán)未遂,哈菲茨的兒子巴沙爾阿薩德繼任敘利亞總統(tǒng)。而我在北京健身房偶遇的這個年輕人,是里法特第四個太太所生的最小的兒子,深得其父寵愛,論親戚,應(yīng)該是現(xiàn)任敘利亞總統(tǒng)巴沙爾的堂弟。
不久前我去倫敦,他邀請我和他們?nèi)乙黄鸷认挛绮瑁谝患仪屐o的餐廳里,我見到了他的父親——里法特阿薩特。老人抱著自己的孫子,和顏悅色地與我打了招呼,又繼續(xù)享受祖孫倆的天倫之樂,場面頗為溫馨。
讀了這篇報道,我久久回不過神兒來。那個在倫敦與我共進下午茶、慈眉善目含飴弄孫的老者,和殺人如麻的中東軍事領(lǐng)導(dǎo)者,是同一個人嗎?一時間我深感自己心目中對“人”的評價體系,在歷史面前如此蒼白。一個人在不同的立場、不同的時間去看另一個人,感受竟有天壤之別。青史留名者(無論美名還是臭名)的功過是非,恐怕連“蓋棺論定”都為時過早。往往需要幾十年,在不同的時間、立場、尺度上得出不同的結(ji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