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之亡,原因多種,淺析如下:
第一,地理位置欠佳。金國北有蒙古,南有趙宋,西有西夏,處于四戰(zhàn)之地,容易四面樹敵。且女真人開化得晚,本性悍勇,不注意與鄰友好,導致了王朝末期,三敵同時進攻的“壯觀場面”,四面救火,焦頭爛額,苦不堪言。
第二,皇室更迭頻繁。金國九帝,靠謀朝篡位上臺的就有完顏亮、完顏雍兩人,在位橫遭慘死的有完顏亶、完顏亮、完顏永濟、完顏守緒四人。為了爭奪皇位,完顏家族的皇室子弟們大打出手,行刺下毒,無所不用,誅族絕嗣,無所不為。
第三,軍事戰(zhàn)略錯誤。金國軍隊所擅長者,騎兵也。中原大地一馬平川,女真鐵騎可以縱橫馳騁。但江南水鄉(xiāng)卻四處沼澤池塘,騎兵無用武之地,金國南下伐宋,依然只依靠馬步二軍,并未發(fā)展水軍來攻擊南宋水師,造成了伐宋屢屢無果,反而消耗了自己的大量有生力量。
第四,邊防屯田不足。金國經(jīng)營北宋故土,先是扶植傀儡政權,收效不大后改為劫掠經(jīng)營,實行的還是“打草谷”那一套強盜手段,從未認真治理過河南之地。如果金國實行邊防屯田制度,相信它的滅亡也不會這么快。
第五,民族矛盾尖銳。在國內,女真貴族強迫契丹亡民、渤海人、奚人、韃靼人和流亡漢人等入伍,充當伐宋的先遣隊。這些人在國內就遭受壓迫,個個心懷不滿,行伍之中又遭受長官的欺凌、責打,故而打仗十分消極,甚至陣前倒戈投降宋朝,其征兵效果可想而知。
第六,蒙古強勢崛起。遼亡于金,是因為遼對金長達兩百多年的政治欺壓,不甘受辱的女真人才會憤然反擊。但女真人得了半個天下后,瞬間忘記了過去,轉頭就奴役北方草原上的蒙古各部百余年(小說中有過深刻的描寫)。天理昭昭,報應不爽,當蒙古各部在鐵木真的號令下統(tǒng)一之后,實力無比強大,而經(jīng)過百年漢化的金國卻和當年的遼國一樣雄風不再,面對蒙古的鐵騎彎刀,無力抗爭,只能消亡。
小說中的大反派完顏洪烈中年喪命,歷史上的完顏忒鄰幼沖夭亡,或許這是天意,預示著女真金國的短暫國運。自古以來,不得人心者,其命必然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