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羅家倫:最好的大學校長材料(2)

陳年舊事 作者:葉兆言


根據(jù)張幼儀回憶,與徐離婚后,羅家倫追求過她,那時候她才二十三歲,雖然是被遺棄的少婦,卻楚楚可憐,很招人疼愛。羅家倫回憶說,當年為了促成離婚,曾在一家餐館幫徐志摩出過主意,準備為張幼儀尋找個下家,并且當堂拍板敲定,認為最合適的人選是哲學家金岳霖。沒想到金也正好在這家餐館吃飯,聽到有人在背后議論自己,立刻跑出來,當場謝絕了這番好意。

羅家倫是否真的追求過張幼儀,畢竟一面之詞,說不準。張出身名門,后來又靠自己打拼,成為大富婆,就算有過一段感情的小插曲,也不能算辱沒了誰。不管怎么說,以合格的老公而論,羅要比徐靠譜得多。更何況當年的學生仿佛剛出爐的燒餅,個個都很搶手,國內很多大佬樂意擇為東床,商務印書館的大老板張元濟就很看好羅,曾委托蔡元培做媒。

與傅斯年相比,羅家倫更像政客。傅是無黨派人士,向來以名流身份廝混,羅跟國民黨關系很深,是國民革命軍司令部參議,和國民黨一起打過天下,年紀輕輕就獲得了少將軍銜。為國民黨的黨化教育出過力,“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他堅定不移地站在蔣介石一邊。除了擔當過清華大學和中央大學的校長之外,他還當過首任駐印度大使(一九四七年),晚年定居臺北,任國民黨黨史會主任委員,任“國史館”館長。

羅家倫一生中的最大貢獻,是對南京大學的建設。說起南大校史,掰開手指數(shù)校長,說來說去,最不應該忘記的,還是這位抗戰(zhàn)前后主政校務十一年的老校長。羅家倫當校長的那段日子,南京大學的前身中央大學,利用國民政府定都的大好機會,占天時得地利,獲得了非常良好的發(fā)展。

與傅斯年一樣,羅家倫的真正強項,是當研究學問的領導,是很不錯的學術官僚、最好的大學校長材料。那幾年的中央大學,因為羅的盡職盡力,一心想成為德國的柏林大學,成為法國的巴黎大學,成為倫敦的劍橋和牛津,當仁不讓地升為中國第一大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