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朱家驊:國民黨里的“又紅又?!保?)

陳年舊事 作者:葉兆言


按照國民黨的標準,朱家驊也可以算作“又紅又專”。也難怪可以擺老資格,傅斯年做學生時,北大一共二十八位教授,僅比傅大四歲的朱家驊是當時最年輕的教授,教德語。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批精英,往往都和德語有關,蔡元培真正弄通的就是德語,魯迅和郁達夫的德語也相當不錯,盡管這兩個人沒在德國留過學。

朱家驊年齡不大,卻是德語界的老前輩。他曾在德國學習過工科,采礦工程系;學這個,又與出國前讀同濟德文醫(yī)學堂有關,這學校是同濟大學的前身。他還是老資格的革命黨,十七歲時,汪精衛(wèi)在北京行刺攝政王,受其影響,他甚至想在南京刺殺當時的兩江總督張人駿。辛亥革命前,他發(fā)起組織了中國敢死團,被公推為團長。武昌起義爆發(fā),他成為最積極的參與者,隨黃興去武漢支援,真槍真刀沖鋒在前。

革命成功,民國政府獎勵有功者,酬勛一批革命黨人出國留學,名單中有汪精衛(wèi),有吳稚暉,有戴季陶,二十歲的朱家驊也名列其中。最后經費并沒有著落,不得不自費留學,從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二四年,他兩次去德國,第二次是公派,拿到博士學位,繼續(xù)在北大教書,當地質系教授,兼德語系主任。

朱家驊是國民黨的左派,與共產黨的李大釗并肩戰(zhàn)斗,反對北洋政府。因為被通緝去了廣州,如果留北京,他很可能會像李一樣被張作霖絞死。此后,他擔任了中山大學教授,地質系主任,很快又成為校長。隨著國民黨的成功,以他的資歷和能力,想在官場上不一帆風順都不可能。

成也官場,敗也官場。人們羨慕成功,不屑的也是這個。尤其是和中統(tǒng)特務聯系在一起,名望大打折扣。他還當過中央大學校長,時間很短,沒什么太大建樹,唯一可說的,只是知人善用,力薦了羅家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