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4月的上海,毛毛細雨不住地飄飄灑灑。
4月下旬,渾身水濕的一列客車駛?cè)肷虾U尽2徽撌蔷S經(jīng)斯基夫婦,還是薩赫揚諾娃和楊明齋,都不習慣上海潮濕泥濘的雨天。他們登上黃包車,把車前的油布擋得嚴嚴實實的。與他們同來的朝鮮人安氏,也雇了一輛黃包車。
打頭的一輛黃包車里坐著楊明齋,對于他來說,上海比北京更為陌生。他平生頭一回來到這中國第一大城市,那“阿拉、阿拉”的上海話,簡直叫他難以聽懂。不過,比較起同行的三位俄國人和一位朝鮮人來說,他畢竟該負起“向?qū)А敝煛?/p>
在北京時,他便聽說上海大東旅社的大名,所以下了火車,用他那一口山東話吩咐黃包車夫前往大東旅社。黃包車夫一聽大東旅社,就知道該往什么方向拉。后頭的幾輛黃包車,也就跟著在雨中魚貫而行。坐在這種人拉人的車上,楊明齋心中真不是個滋味兒,然而他卻必須裝出一副“高等華人”的派頭。
黃包車駛?cè)敕比A的南京路,在高懸“統(tǒng)銷環(huán)球百貨”六個大字的永安公司附近拐彎,便停了下來。楊明齋撩起車前的油布一看,迎面就是“大東旅社”的招牌。
永安公司是上海南京路上的四大公司[9]之一,大東旅社是永安公司附設的旅館,就在永安百貨商場的樓上。永安公司于1918年9月5日開業(yè),翌日則是大東旅社剪彩大典。在當年的上海灘上,大東旅社名列一流旅館之中。所謂“三東一品”,即大東、東亞、遠東和一品香旅社,是上海當時最豪華的賓館。
[9] 四大公司即先施、永安、大新、新新公司。
楊明齋一行下車之后,便見到大門兩側(cè)掛著金字對聯(lián):“天下之大,居亞之東”。那“大東”之名,便是從這副對聯(lián)中各取末尾一個字組成的。
進門之后,穿著白上衣、黑長褲的茶房便領(lǐng)著他們上了電梯。在當年的上海,安裝電梯的房子鳳毛麟角。
五樓,一條長長的走廊,走廊兩側(cè)是一間間客房。大東旅社總共有142間客房,這“142”頗有來歷:先施公司早于永安公司,先施附設的東亞飯店有141間客房,而永安公司落腳在先施公司對面,便把大東旅社設定為142間客房——硬是比東亞飯店多一間客房!
大東旅社的客房相當考究,打蠟地板,皮沙發(fā),大銅床,既掛著蚊帳,又裝著水汀。剛剛在沙發(fā)上坐定,茶房便送來滾燙的冒著蒸汽的毛巾,給客人們擦臉。
楊明齋安頓俄國人、朝鮮人住下,便下了樓。在南京路如潮般的人群中,楊明齋打聽著四馬路在哪里。哦,原來跟南京路平行的、相隔不過數(shù)百公尺的馬路,便是四馬路。
順利地找到了亞東圖書館,從汪孟鄒那里知道了陳獨秀的地址,楊明齋便趕往環(huán)龍路漁陽里。
陳獨秀平生頭一回見到這位陌生的山東人,起初有點不悅,因為他那兒來來去去的都是熟人,怎么會讓一個素昧平生的人知道他的住處?
當楊明齋從懷中掏出一封信,一看信封上李大釗那熟悉的筆跡,陳獨秀馬上變得熱情起來,連聲說:“請,請進!”
陳獨秀關(guān)切地問起李大釗的近況,問起北京大學的近況。看罷信,知道李大釗介紹蘇俄《生活報》記者吳廷康先生前來訪問,陳獨秀馬上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