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貍精的金銀器皿也不是他們變出來的,而是從別處攝來的。攝是狐貍精等非人的常見行為,這種行為,說得好聽些就是借,說得不好聽就是偷。其實,就是一種不告而取別人物品的行為,不過使用之后,還是會歸還的。狐貍精把借用完畢的物品歸還給主人,并非表明他們思想覺悟高,而是懾于天上和陰間的專政工具,才不得不這樣自覺。
筵席散后,狐貍精們很快就發(fā)現(xiàn)少了一個金杯。他們議論紛紛,都懷疑是殷某偷的。老狐貍雖然內(nèi)心或許也這樣認為,卻不得不制止眾狐貍精的議論。好不容易請了個潛力人士做自己女兒的證婚人,如果這人竟然是個小偷,不但打自己的臉,還得罪了殷某,這還得了?
傳說五六十年代,中國來了幾個尊貴的客人,周恩來熱情招待他們,拿出傳國之寶九龍杯來敬酒。有個人喝完酒之后,順手把一個九龍杯裝進自己的包里。服務員見狀,不知所措,連忙報告上級。周恩來獲悉之后,覺得不適宜直接搜查貴賓的包。總理安排這些貴賓觀看魔術(shù),魔術(shù)師拿九龍杯來表演,把九龍杯罩起來再揭開,九個杯子就只剩下八個杯子了。魔術(shù)師說,其中一個杯子跑到那外賓的包里了。打開包一看,那個杯子果然放在包里。就這樣,國人既顧全了外賓的面子,又取回了傳國之寶。
狐貍精們不會穿越,沒有聽說過這故事。而且就算他們想出這樣招數(shù),也不好意思實施。因為大家都知道,狐貍精們就算法術(shù)都懂,更不要說魔術(shù)了。這樣做的結(jié)果還是落殷某的面子,最后狐貍精得不償失。
狐貍精們找來找去,找不到金杯,天亮之后一哄而散,這事不了了之。殷某拿著金杯,找他的朋友大吹特吹。因為他金杯在手,大家不能不信。
若干年后,殷某高中進士,仕途得意,老狐貍打聽到的小道消息果然準確。后來殷某調(diào)到肥丘任職,當?shù)匾皇兰夜又炷痴埶染啤榱吮硎韭≈?,朱某想拿出一套祖?zhèn)鞯慕鸨瓉碚写K蜷_密封多年的包裝一看,發(fā)現(xiàn)八個杯子少了一個,頓時驚詫莫名。殷某把幾年前偷到的那個金杯拿出來,發(fā)現(xiàn)正是八個金杯中的一個。至此,這金杯完璧歸趙。老狐貍請殷某參加婚禮,雖然有些周折,但并沒造成損失。幸虧這些金杯只是攝來的,而不是借來的,否則這些狐貍精們的面子就丟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