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方夜譚》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但可能很少人注意到那里面有一位中國公主。
《天方夜譚》,就是俗稱的《一千零一夜》。這《一千零一夜》的說故事者,據(jù)說是個慧黠的女子,因此她所講的,也大多是女人以及愛情的故事。
不過因為這位女子講故事的對象,是一位憎厭女人的國王,所以她說的故事中也不免會把這一點拿來作為揶揄的材料。中國公主白都倫的事情就是由此引生出來的。
話說某國王子戛梅祿因討厭且害怕女子,故矢志不娶,惹火了國王,被監(jiān)禁在一座炮樓中。偶為女仙所見。女仙聽說中國境內(nèi)有一國君建了七幢宮殿:水晶、云石、鐵、珍珠、彩磚、白銀、黃金之宮闕,其間住著一位絕色的佳人,也不愿結(jié)婚而遭其父禁閉。遂作法將這位公主白都倫攝來。王子半夜醒來,見身邊有一位美女,至為驚異。心想若早知是這樣的美人,哪有不愿結(jié)婚之理。所以把她手指上的寶石戒指拿來戴了,然后才又睡去。白都倫隨即醒來,也很驚疑,以為是父王的安排,早知有婿如此,也巴不得早早結(jié)婚。故亦將戛梅祿手上的戒指取來戴了。女仙見他倆已締鴛盟,才帶著白都倫飛回中國去。
兩人醒來,當(dāng)然都急著要找半夜里見著的佳偶。而兩位國王也當(dāng)然是一頭露水。而他們既交不出兩人所要的人,這兩位彼此思慕者,自然也與一切迷戀于情愛的少男少女一樣,茶不思飯不想,日益憔悴下去了。
幸而,愛情故事總是這樣,戛梅祿找到了中國,兩人終于見面了,也終于結(jié)婚了?;楹螅┟返搸О锥紓惢貒∮H,一切圓滿。
可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不能如此輕易結(jié)束,否則說故事的人可能會被殺頭。所以戛梅祿途中竟獨自迷了路,闖入了一個拜火教的國度,淪為園丁。白都倫則女扮男裝,當(dāng)上了另一國王的女婿,掌理國政。當(dāng)然,這多虧了她的那位“妻子”諾芬絲。所以后來她與戛梅祿再相逢時,便以與諾芬絲分享老公為報,二女共侍一夫。
二人遇合,中間曲折其實甚多,非此處所能殫述。但妙的是:經(jīng)過如此波折,愛情本應(yīng)堅貞無比,誰知道白都倫與諾芬絲各自生了小孩之后,卻居然又都愛上了對方的兒子?!芭e著倫常的母子之情做幌子,暗中進行邪僻的愛情活動,彼此引誘著對方的兒子?!?/p>
但就像潘金蓮引誘武松不成,就向武大告狀,要把武松攆走那樣,兩位小王子也差點被殺掉。兩人出亡,各有奇遇,也各有故事。最后,也跟中國小說的結(jié)局總是要大團圓一樣。他們祖孫三代,中國的王、某國的王,都跟他們團圓了。
這一個有女仙、有妖魔、有寶藏、有流浪、有中國、有拜火教的故事,奇峰迭起,堪稱是《天方夜譚》中一出擔(dān)綱大戲,而且故事套著故事,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若真是那位錦心繡口的女子所說,則此一故事也充分顯示了她說故事的才華。
但是,中國公主白都倫,究竟我們該怎么看待她?
她與戛梅祿一見鐘情,然后勇于追求這份感情。與戛梅祿失散之后,憑著勇氣、智慧以及哄女人的本領(lǐng),當(dāng)上了駙馬爺乃至國王。找著戛梅祿后,又迅速退位,并讓出丈夫,與人共享。這些當(dāng)然都是不可及的。不過,接著她便與諾芬絲一同試著進行亂倫的勾當(dāng),幾乎害死了自己的兒子。結(jié)尾大伙團圓時,整個情境當(dāng)然是欣喜的。但這兩個女人,面對自己的兒子;和她們原本愛欲之,后又誣陷之的對象,心中到底做何感想?講故事的人,在這個地方,刻意緘默,大約也是覺得有些難以敘述吧。
也可能講故事的那位女孩是故意如此的。她要講的,本來就是有關(guān)女性情思之流轉(zhuǎn)和愛欲之迷離等問題。她才是那位女仙,硬是把一位壓根兒不曉得中國是什么地方的中國公主,攝去安排在他的夜中,串演了一場愛的荒謬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