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藍血十杰》 企業(yè)預校(1)

藍血十杰 作者:約翰·伯恩


他將利頓改造成企業(yè)集團運動中眾所矚目的先鋒,這一波運動還包括泰克斯、國際電話電報公司、灣區(qū)西部集團這些赫赫有名的公司。到60年代中期,利頓更是脫穎而出、獨領風騷,這都必須歸功于桑頓的宣傳包裝與能言善道。結果,利頓的股票遙遙領先其他各企業(yè)集團,股價飆漲至年收益的33倍。泰克斯的比例只有11倍,灣區(qū)西部集團16倍,美國鋼鐵公司13倍,國際電話電報公司略低于17倍,也就是利頓的一半。利頓工業(yè)可不只是另一個成功的公司,更迅速成為最成功的企業(yè)典范,創(chuàng)造性資本主義的最極致表現。成功本身就是一塊強力磁鐵,吸引許多頂尖的優(yōu)秀人才加入公司,桑頓發(fā)給主要干部的優(yōu)先認股權,也是最佳的號召。哈瑞·葛瑞是利頓最重要的主管之一,加入利頓之前他是灰狗巴士一家子公司的執(zhí)行副總裁,年薪2萬美元。1954年他決定跳槽,看上的就是桑頓提出的優(yōu)先認股權,雖然他在利頓的起薪只有1.2萬美元,但是公司股票最后卻使他搖身變成百萬富豪。

隨著利頓股票不斷飆漲,媒體對桑頓及其手下的青年才俊又有數不清的正面報道,其他人也都想加入利頓,分享它的成功。1962年從洛克希德被挖角擔任部門主管的弗瑞德·歐格林回憶說:“在60年代,利頓是個奇跡,人人都感受得到。我們真的是突飛猛進、一躍千里。那是一個自由的環(huán)境,走在生產線上,隨便找個工人聊天,他可能就有哲學或是其他的學位,他們真的是素質非常高的一群人,他們都是被利頓的魅力吸引進來的。”

兼并造就了利頓神話,但是白日夢式的理論與晦澀難懂的術語,也是利頓神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綜效”變成一個流行名詞,只不過是其中一個例子。利頓主管口中說的是企業(yè)新思想的神奇語言,高唱“企業(yè)家精神”、“思想、技術交流”這一類的說法,將它們帶入新一代經理人的詞匯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