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期 千年科舉那些事兒(上)(2)

曉說2 作者:高曉松


有一個有意思的事兒:現(xiàn)在的監(jiān)獄里,各種用語居然都跟過去科舉一致。過去的貢院,就是考試的地方,每一間小屋叫一個號(監(jiān)獄里的黑話都說“你是哪個號的”),穿的衣服叫號服,等等。在每一個號里,有兩塊特別小的板,在上面蜷著、半躺著能睡覺,也可以用來寫字;現(xiàn)在的監(jiān)獄里也有一塊大板。不光如此,監(jiān)獄里的老大叫“頭板”,老二叫“二板”,墻上的鈴響了叫“響板”,挺著坐在那兒叫“坐板”。這些話其實都是從科舉時代傳下來的,可能是被關(guān)在監(jiān)獄的人覺得自己應該光榮點,所以用的都是當時的科舉語言。

科舉考試還傳下另一個有意思的話叫“出恭”,就是上廁所。因為科舉考試很嚴格,考官提前一個月就把考生關(guān)在號里了,不能出去??荚嚨臅r候,三天考一科,在那么小的地方三天不能出去,怎么上廁所呢?申請。因為怕你出去就作弊了,你得申請一個“出恭入敬牌”,就是大家得安安靜靜的,因為那個號一個挨一個,都沒有門,你不能打擾別人。領了“出恭入敬牌”才能去上廁所,上完了馬上就得回來。所以后來“出恭”就變成了上廁所的意思,還分大恭、小恭,閑著沒事兒放一個屁叫虛恭,意思是沒什么真東西。不過,到了殿試的時候,想出恭可不行了,皇上在那兒親自舉行殿試,馬上就要出狀元、榜眼、探花了,誰也不能去撒尿。后來,考生們發(fā)現(xiàn)吃了銀杏樹的白果能縮尿,于是所有的考生去殿試之前都要狂吃一大筐白果,以免殿試的時間太長,一撒尿,狀元沒了。

其實我覺得現(xiàn)在對高考作弊的處罰力度不夠。在古代,科舉是國家的根本大計,國家的管理人才都是由科舉來的,所以任何涉及科舉的罪都是殺頭的重罪,毫不留情,因為你犯這樣的罪就等于動搖國家的根本。科舉里面有各種各樣的方法防止作弊,比如準考證上要描述考生的體貌特征,說這個人有痣、有胎記、有胡子等什么什么模樣。最有意思的一種方法是要你的親人以及鄰居鄉(xiāng)里一起作保,證明準考證上描述的這個人就是你,一旦出現(xiàn)替考,所有作保的人一起連坐,這個懲罰是非常嚴格的。科舉博物館里還有當時作弊的小抄,叫夾帶,那個特有意思,上面的字寫得極細,一個米粒大的地方,能寫三個字進去。此外,還有其他很多方法防止作弊,進考場要脫掉鞋和衣服檢查,考生都光著腳,如果你帶了夾帶,一旦被發(fā)現(xiàn)了,就會給你戴上枷鎖。

然后你就會看到考場旁邊站著一排人,都各自帶著枷鎖,意思就是你夾帶了,我就給你帶枷。

還有方法叫糊卷子、抄卷子。

糊卷子這個跟現(xiàn)在的高考閱卷形式非常相似,就是把卷子上寫著考生的名字、編號的左上角糊起來,所以在閱卷的時候看不見這些信息,這樣閱卷就相對公平。

從科舉上傳下來的這個制度是很重要的。

還有一個問題,因為那時候主要是寫文章、寫詩,很容易被看出筆跡來。所以在后來,尤其是宋朝,大規(guī)模地采用了抄卷子的辦法。

就是說不能直接把你的卷子拿去給主考官看,而是要由專門抄卷子的人先把你的文章謄寫一遍,這樣就沒法辨認筆跡了。且不說一個人要抄好多份,筆跡都差不多,就算一個人抄一份,筆跡也變了,你也辨認不出考生是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