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還記得給大汗淋漓的我面試,并招我進公司的經(jīng)理嗎?
我很慶幸我人生中遇見的第一個經(jīng)理是這樣的一個人。
他叫楊杰,人長得帥氣、聰明,且充滿活力,在職場上,總是一副神采奕奕的樣子。
在私企做中層,大多數(shù)時候要敢于替下屬背黑鍋,而且一定要記得為下屬爭取利益,必要的時候,哪怕丟了自己的利益。
有失必有得,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下屬是從不介意上司升職的,上司的升遷可以給他帶來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這就是為什么上司升職快的,往往下屬也會得到提升——“良將底下無孬兵”。下屬們討厭的,是那種從不關(guān)心下屬,甚至瓜分下屬利益的上司。遇見什么問題都推給下屬,問題自然不請自來。
楊杰帶了我一年,編輯部里沒有人不服他。他最聰明的地方,就是有利益的時候時刻牢記下屬。 周六,部門聚會。偏偏,輪到我值班。
大清早,楊杰也陪我到了公司里。當月我負責一個即將要上線的項目,時間已經(jīng)慢慢地走到了月底,專題還拖著,無從下手。
他忙完自己的工作,坐在我旁邊,寒暄了幾句。
“專題弄得怎么樣了?”
我打開后臺,把資料一股腦發(fā)給他。
“這下我放心了,我一直擔心你一個人搞不定,看樣子還不錯。”他看了我做的策劃文檔,跟我說,“我?guī)湍阏覂?nèi)容,你現(xiàn)在就做,咱們今天就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我答應下來,內(nèi)心卻既欣喜又矛盾。欣喜的是自己一直頭疼的工作進度終于快要完成,而且有他的幫助就不會出現(xiàn)專題被斃的情況發(fā)生;矛盾的是那時候的自己充滿了愧疚,本來是自己分內(nèi)的工作,他作為領(lǐng)導卻不斷地幫我出謀劃策。
一天的時間很快過去,等我倆忙完了手頭上的工作,才反應過來由于忙過了頭,已經(jīng)到了部門聚會的時間,我們卻連午飯都沒有吃。
“快走快走,要不咱們真的來不及了。”他轉(zhuǎn)身穿起凳子上的西裝,帶著我迅速打卡下樓,打了一出租車到上海歌城。工作了一天的他口干舌燥,一上車就閉目養(yǎng)神,幾分鐘之后,他竟然睡著了。
車停在路邊,我叫醒他,準備上樓,他拉住我說:“咱倆還沒有吃飯啊。”
我笑笑:“算了,時間來不及了。頭一次聚會,老大你要是今天遲到可不太好。”
他想了想,指了指麥當勞:“不吃肯定不行,一會兒唱歌肯定要灌酒。咱倆湊合湊合,速度快點,爭取在5分鐘內(nèi)解決它。”
兩個人興致勃勃地進去,卻被麥當勞服務(wù)員告知最快的漢堡也要等15分鐘。
他無奈地看著我:“走吧,這頓飯看來真的吃不了了,一會兒咱倆隨機應變。”
坐電梯上了樓,他低垂著頭,臉色蠟黃,上面寫滿了疲憊。電梯到了頂層,打開包廂的那一秒,他卻突然像是被施了魔法,臉上的疲憊瞬間被一掃而光,變成了包廂里的中心人物。
聚會已經(jīng)開始,一屋子人坐在包廂里等他。老大沒來,甚至場子都沒熱,他走到話筒前,突然興奮起來:“都坐著干嗎?你們怎么不唱,誰先來一首?”
一群同事開始在臺下互相推辭。
“不唱歌就喝酒哈,我先來一首,陳奕迅的《十年》有嗎?”
坐在沙發(fā)上的一群人端著酒杯涌過來——黯淡的場子瞬間變得有意思了起來。
我站在旁邊,望著這個突然間精神煥發(fā)的男子,想起剛在出租車里臉色蠟黃的他,若有所思。
情緒對人的感染不容置疑,管理好情緒,是一個做領(lǐng)導者的素質(zhì),無論多累,他在團隊面前,永遠都是充滿活力的人,這讓我們充滿干勁。他有著能隱藏自己的辛苦與勞累的魔法,卻堅持把身上那種永遠用不完的能量給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