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開始“假如……將會怎樣?”的提問吧!
假如我們在地球毀于小行星撞擊前得到了一個警告,將會怎樣?我們當然不能召喚布魯斯·威利斯(Bruce Willis),但我們的確有足夠的時間去建造一個末日方舟,也許還可以載些人。而這方舟都需要包含什么?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又是不必要的?如何來審判誰能上船,又是誰發(fā)出了這種需求呼吁?這不僅僅是帶什么“東西”上船的事情,這是關乎人類文明真髓的大事?;蛘咛拱讈碚f,這個東西是否真值得挽救?
假如被選中解救的一小撮人是科學家和政客們,又將會怎樣呢?假如他們都中了樂透活下來了,會怎樣呢?如果最終證明他們都是白人,會怎么樣呢?他們會努力去改變周同現(xiàn)狀,還是會隨波逐流盲從于權威人士?選擇的標準和條件又是什么?
同等重要的是,我們還要省略些什么。
假如我們沒有保存關于宗教和政治的信息,將會怎樣?如果沒有選舉和做禮拜,這個全新的人類社會就足夠讓人擔憂了。畢竟類似政府和教堂這樣的概念,可以整治混亂、加強秩序,幫助大家了解生命的意義。以上這些都足夠豐富和深奧,值得一個電影去挖掘和探尋。
現(xiàn)在讓我們反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