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宣誓:為孫悟空,時刻準備著! 5

我,悟空 作者:吳樾


2009年9月13日

這個孫悟空要怎么演

冶力關的天氣還真冷,可能是因為雨天吧,白天的溫度比重慶夜里還低,真有點兩世為人的感覺。

今天又開了一天的創(chuàng)作會,幾位導演和我們師徒四人一起討論劇本,首先遇到的問題,是臺詞的處理。同志們熱情都很高,七嘴八舌地各抒己見。而這個問題,也讓我陷入了深思。

在上學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臺詞和反應要相輔相成。當臺詞和反應相輔相成時,才是細膩的表演。如果臺詞多,中間夾雜著反應,臺詞的速度就會慢下來。從學校畢業(yè)后,我被分配到了國家話劇院,但開始參與的卻不是話劇,而是影視劇組,而且都是以港臺主創(chuàng)為主的劇組。

港臺導演要求演員說任何臺詞的速度都要快一些,雖然這些要求和我在中戲所學的要求不符,可畢竟演員是要尊重導演的,也只好照做了。等到作品播放出來后,我發(fā)現(xiàn)臺詞快說也非常有可取之處,整場戲的節(jié)奏感會很強,增加了戲劇沖突,同時,快節(jié)奏的鏡頭在最大幅度上幫助了演員,在塑造人物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后來進入了內(nèi)地導演擔任主創(chuàng)的劇組,導演還是經(jīng)常會要求演員把表演的過程拉長一些,也就是所謂的完成表演過程。有些劇本好的時候,確實能感覺到大部分的表演應該是拉長一點的。

而我認為,最重要的其實是要掌握一個度,因為尺度控制是十分難以把握的!要做到快慢適度、有張有弛,一靠多實踐,二靠多觀察。

對孫悟空這一角色的創(chuàng)作,也是我一直在考慮的問題。六小齡童老師扮演的孫悟空形象已經(jīng)深入人心,要在其基礎上演繹一個全新的孫悟空的形象,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六小齡童老師有戲曲基礎,他扮演的孫悟空是一個比較舞臺化的孫悟空,有戲曲味的孫悟空。我的特長是會武功,是否可以表演出一個有功夫味的孫悟空呢?具體到表演上,功夫猴怎么表現(xiàn)呢?讓猴子打長拳或者八卦掌嗎?

人與猴之間的度掌握起來真的很難。孫悟空的成佛階段是從猴到人再到神的一個過程,所以我想,應該把他演繹成一個極想變成人的猴。只是具體到表演的細節(jié),度在哪兒?猴相多一點還是人的感覺多一些?抓臉、撓臉、手搭涼棚,這些具體體現(xiàn)猴子特點的動作要還是不要?對于這些,我一時還找不到答案。

與導演交流了幾次我的想法后,導演也并沒有給出我一個明確的指示。目前,還不知道導演心中孫悟空的形象是什么樣的。我曾開玩笑地跟道具師要求,給我弄只猴來吧!道具小伙子倒是挺實在:“哥,那是國家保護動物,你要是真要,我就冒著進班房的危險去給你弄去!”

老版《西游記》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經(jīng)典,它像一座豎立的山峰,我或許做不到超越經(jīng)典,但我要努力自己在山峰旁邊重塑另一座山峰!

我在腦海里摸索著猴子的特點:猴很機靈,身體、動作都很快,如果會說話,那語速也應該是快的。翻開劇本讀了幾句臺詞,不由得模仿起李揚老師的聲音,感覺怪怪的。心里有些茫然,模仿永遠走的是別人的路子,那我吳樾的路在哪里呢?

苦苦地追尋那冥冥中的美猴王,何其辛苦啊,忽然想起來幾句詩來: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這里依舊表達的是接到角色后的狂喜狀態(tài),上文中已經(jīng)著重表達了,不必太過重復]

[上面的日記已經(jīng)宣誓過了,這里不用再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