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久之后,我讀到了那首“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保ā堵暵暵罚?/p>
讀畢,思緒恍惚,難以言語。這兩首詞,一闋明媚清朗一闋悲涼哀戚。在強烈的對照中,似乎卷裹著千年前那名女子的一生呼嘯而來,讓人猝不及防。
那該是怎樣的愁苦之意呢?
開篇十四個若霜若冰的字眼,冷冷敲來。震得人心中莫名一痛。但這仍未道盡她的苦楚。淡酒、舊雁、黃花、梧桐、細雨、黃昏……簇簇意象,急急撲來。我忍不住想:清冷之下,孤院之中,那翠袖薄衫的女子究竟遭遇了什么?究竟是怎樣的風(fēng)霜消磨去她的清純?又是怎樣的時光堆積起她的哀痛?由歡顏笑語到愁云慘淡,竟如此輕易嗎?
讀《如夢令》時心中佇滿的明媚就這樣被打碎,空落落的,僅剩下一懷哀切。遲遲疑疑地,我想揭開這道謎題,卻又有些不敢。我知道,將掀開的這歷史一頁,必定痛徹心扉。詩人拜倫說:未曾長夜痛哭過,便不足以語人生。
我愿意借這一頁,以體悟生的慘痛。至此之后,我陸陸續(xù)續(xù)地讀著有關(guān)李清照的資料,她的《漱玉詞》,她的一生。我知道了海棠依舊,知道了賭書潑茶,知道了金石良緣,知道了煙鎖秦樓;亦知道了中原板蕩,宋室南遷時,那毀于戰(zhàn)火的金石書畫;知道了誤嫁張汝舟后,對簿公堂的那份果敢……
人生可以絢爛如斯,亦可以寂寞如斯。在閱讀中,最初的疑惑漸漸消散,但心中那份憐憫和悲涼卻耿耿地挺直著,無法回落。還好,時光可以磨鈍一切。終于,我漸漸忘了。
而現(xiàn)在,借著一片灰黃燈光,翻開廖水聰?shù)摹妒郎先鐑z有幾人——李清照詩詞品讀》,瞬間我仿若重歸那段時光。就這樣,時而淺讀,時而沉默,看著作者用一枝搖曳之筆,梳理著關(guān)于那個女子的傳奇。字里行間,繁華與悲涼齊舞,華發(fā)與紅顏共存。圍繞著那個女子,緩緩展開了一幅宋時風(fēng)情圖。其中,有清冽、有懦弱、有慷慨、有寂寞。在這清冷夜意中,我終于再一次細細觸摸那個女子的眉眼,若畫若詩,忽然覺得有些心痛。原本以為借助時光推移,我已經(jīng)平復(fù),已經(jīng)超脫。但它卻始終未曾遠離。只是安靜地躲在角落中,趁這一刻,向我襲來。即便長夜痛哭過,亦不足以語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