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易安·初遇(1)

世上如儂有幾人:李清照詩詞品讀 作者:廖水聰


所有的相遇都是就別重逢,而正如這種冥冥之中的相遇,似乎早已經(jīng)注定,一聽傾心,一見如故,一見鐘情一般。

元伊世珍《瑯镾記》載:“趙明誠幼時,其父將為擇婦。明誠晝寢,夢誦一書,覺來惟憶三句云:‘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愿嫫涓?。其父為解曰:‘汝待得能文詞婦也。言與司合,是詞字;安上已脫,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非謂汝為詞女之夫乎?’后李翁以女女之,即易安也,果有文章?!?/p>

似乎有些緣分,就是這樣被注定,趙明成注定與當時在汴京小有名氣的李清照結(jié)合,在這樣的過程中,他們正慢慢走近。

而彼時的李清照在汴京已經(jīng)小有名氣,有一日,身為禮部郎中、國史編修官晁補之來訪,李格非趕忙相迎,他來是為自己的恩師蘇軾回歸汴京相聚一事。

“烏臺詩案”之后的蘇軾再無往日的激昂四溢,他已經(jīng)面對政治斗陣的無奈,以及滿腔疲憊的身體,面對起起伏伏的人生,也只感嘆“也無風雨也無晴”?,F(xiàn)只想和古人相聚,暢談往日情深,晁補之看到已然亭亭玉立的李清照,心情大好,而李格非正積極向他推薦清照的作品,晁補之大吃一驚,不料,竟如此之清秀,如此超凡。

在這些贊嘆聲音之中,汴京盛傳李清照的詩詞,她的詩詞傳唱在汴京的大街小巷,甚至有眾多公子想目睹她芳容。

是年,1100年,哲宗駕崩,徽宗即位,向太后臨朝,新舊黨派又發(fā)政治格局變化,之前被貶官員召回汴京,而在李格非家中相聚之時,秦少游在歸途中去世,“蘇門四學士”已去其一,蘇軾心中不免陣陣感傷,已經(jīng)年逾六十的他見到李清照不免的心生感慨,如此才華女子,定有大前途,可惜自己年老,往日不在,這是最后一次相聚,次年,蘇軾去世。

此刻的宋朝,已經(jīng)逐步進入了北宋最黑暗、最腐朽的時期,北宋逐步的風雨飄搖,而徽宗重用奸臣,如蔡京、童貫、王黼、楊戩、朱勔、李彥、高俅……

而李清照的名聲卻在汴京一直流傳,世人都知,李太學家的千金,是少有之才女,當然還有一則故事,讓李清照的不但在文字的才華彰顯,而且她的才情在于國運,在于對于國家體制的深刻感悟。

李清照讀了著名的《讀中興頌碑》詩后,當即寫出了令人拍案叫絕的和詩《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兩首,當即在圈子內(nèi)廣為流傳:

玉環(huán)妖血無人掃,漁陽馬厭長安草。

潼關(guān)戰(zhàn)骨高于山,萬里君王蜀中老。

金戈鐵馬從西從,郭公凜凜英雄才。

舉旗為風偃為雨,灑掃九廟無塵埃。

元功高名誰與紀,風雅不繼騷人死。

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師筆下蛟龍字。

天遣二子傳將來,高山十丈磨蒼崖。

誰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見昏眸開。

百年廢興增嘆慨,當時數(shù)子今安在。

君不見荒涼浯水棄不收,時有游人打碑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