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地冊子》在二○○一年和二○○五年各印行過一版。后者訂正了前者的個別錯謬,卻又添了新的錯謬,如《挽歌》竟漏排了一行。這回重新出版,將插圖盡皆刪去,對各章內(nèi)容做了程度不等的修改,還適當(dāng)有所增補,多采自過去所記的零散筆記,但凡是已經(jīng)寫成文章的就不再重復(fù)了。所有增訂,均以二○○○年完成這本書時自家的見識為下限,否則未免成了未卜先知。舉個例子,書中談到張愛玲,那時她的中文作品《同學(xué)少年都不賤》、《小團圓》和《重訪邊城》尚未揭載,英文作品The Fall of Pagoda、The Book of Change、The Young Maarshal(未完成)亦未付梓,更未由他人譯成中文,她為電影懋業(yè)有限公司編的劇本也大多沒有整理出來,僅憑當(dāng)時所見的小說《五四遺事》、《怨女》、《色,戒》、《相見歡》和《浮花浪蕊》,《紅樓夢魘》,注譯的《海上花》,以及一些散文,還無法清晰地了解張愛玲一生后四十年的創(chuàng)作歷程,更不可能提出“晚期張愛玲”這說法?,F(xiàn)在可以說,她的這一時期大概分為三段:一九五五年至一九六七年,以英文寫作為主,除上面提到的幾種外,發(fā)表和出版的有Stale Mates、A Return to the Frontier、The Rouge of the North,同時為“電懋”編寫劇本,現(xiàn)存九種,此外還有些中譯英和英譯中之作;一九六八年至一九八一年,繼將The Rouge of the North自譯為《怨女》后,小說有《色,戒》、《相見歡》、《浮花浪蕊》、《小團圓》和《同學(xué)少年都不賤》,散文有《憶胡適之》、《談看書》、《談看書后記》等,還有《紅樓夢魘》和《海上花》,晚期創(chuàng)作乃以這一階段為高峰;一九八一年以后,只有《對照記》及少量散文面世,繼續(xù)做的主要工作是將《海上花》譯為英文,但定稿遺失,致終未完成。這些說來話長,此處略提一下,以見今昔見識上的一點差別,也算是對書中相應(yīng)部分的補充。
二○一五年十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