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轉眼快到九月了。這幾天繁盛的雨水細細密密、連綿不絕??此茞廊瞬豢?,卻又帶來一絲靜謐。天氣漸漸涼爽,我內心里的急躁仿佛也得以降溫。
不久前,從兒童游樂園范總那里回來時,也是這樣一個雨天。我看著街上焦急避雨的行人,腦海中冒出一個問號,我究竟是在做什么呀?我自詡聰明能干,卻忙忙碌碌地在不靠譜的企業(yè)身上做了這么多無用功。時間、精力如此有限,在師傅工作繁忙的時候,自己不僅沒幫上什么忙,還浪費了她的時間、精力,最后一無所獲。來到基金,自己心里一直希望能大展拳腳,卻先是被賣粥大叔教育,后來又被范總誤導,我還適合在基金工作嗎?
那天晚上回到家,爸爸見我悶悶不樂,細問后才知道是工作上的迷惑,“你為什么不主動去和胡老師談談呢?在工作上遇到了問題,向領導請教遠比自己干著急強得多。”我一下清醒了過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和師傅相比,一種敗絮之痛在夜闌人靜時啃噬著我的心。
第二天,我早早來到基金辦公室,盤算著如何找機會開口向胡老師請教,心里揣著一系列疑問:“來基金快三個月了,鬧了笑話,犯了錯誤,胡老師還會再給我機會嗎?”,“為什么其他同事都不犯我這樣的錯誤,我的問題到底在哪里呢?”,“我和萬戀同天入職,人家發(fā)展得越來越好,我卻......”
正在愣神兒中,一個親切的聲音在我背后響起,“智瀾,這么早來,我正想找你呢!”
“嗯,我、我也想找您談談?!蔽覈肃橹?。
“是為了近來工作的事吧,來!”
其實我無需贅言,我在基金成長的每一步胡老師都了然于心,包括引人捧腹的訂餐電話、亂七八糟的對外文件、誤人誤己的初次合作,幾乎每一個細節(jié)都沒能逃過胡老師的眼睛。
“智瀾,犯錯誤并不可怕,沉下心來好好總結,避免再犯就可以了。但如果同樣的錯誤犯兩次,那可就是傻子;如果居然還犯三次,那就是瘋子。這可不是開玩笑,這些年來基金對大家都是這么要求的?!?/p>
胡老師看了看我,“我知道你想努力工作,做出成績,但你還缺少聰明工作的意識和方法。成長是要蛻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而不在于去和別人比。”
我用力點了點頭,“那......那您能教我那些方法嗎?我常常聽到吳姐和薇薇姐她們念叨MECE法則、80/20規(guī)則,我都不太懂?!?/p>
“嗯。我最近正想著請黃婧來一趟,順便可以讓她給你們做個培訓。黃婧是麥肯錫的項目經理,之前是我的徒弟,她對這些方法都了然于胸?!?/p>
居然有一個麥肯錫的項目經理能來給我們講工作方法?我興奮極了,在辦公室里迫不及待地向同事們打聽黃婧。
黃婧,基金最初的奠基者和管理者,在我眼里是一個既親切又逆天的傳奇人物。說她親切,是因為她同樣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是我的學姐,僅僅比我年長幾歲而已;說她逆天,是因為她的人生軌跡普通人難以企及。黃婧北大畢業(yè)后在麥肯錫工作了一段時間,又跟隨胡老師創(chuàng)辦基金,成為最年輕的基金管委會委員。再后來,她接受美國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獎學金,赴美留學,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畢業(yè)后先在香港工作,最終又回到麥肯錫,現(xiàn)在已經是項目經理了。
即將見到學姐,我心里又興奮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