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馬家雖然號稱書香世家,可是馬家院子里的幾十戶后代,隨著幾代人的分家析產(chǎn),大半已成為破落戶。家道中落,住在馬家院子里的男子漢,大半是只認得自己的名字,方便在按紅手印時不至于按錯。這些長年在田地里刨食的泥腳桿,只有在大院要舉行什么儀式,又如過年祭祖,他們才從箱底翻出半新的藍布長衫穿上,去面對書香之家的祖宗牌位。少數(shù)在私塾混過一兩年,粗識文字的,能在場鎮(zhèn)上看懂官家的告示和讀懂契約文字,就算滿意了。在這個大院里,真正能夠繼承馬家書香門第的恐怕只有一人,那就是我的父親馬玉之。
我的父親出生于前清光緒年間的 1886年,小時候讀過私塾,背過四書,諳習孔孟之道,后來上了新學的中學堂,除文化古典外,還讀新學的《算術(shù)》、《格致》(格物致知的理化學科)和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打基礎(chǔ)的《修身》課,二十出頭才畢業(yè)。
辛亥革命前后,父親跟著一批激進分子,鬧過一陣革命,大家去日本留學時,他卻因家道貧寒不能出國,只撈到一個區(qū)督學,穿著長衫,夾個皮包,在鄉(xiāng)下督學。后來從北京到省縣都掛上五色旗,辦起了議會,父親去競選,當上了縣議會議員,由于他工作勤勉,被推舉為議長,從此進入社會上層,成為有模有樣的人物了。再后來,父親被當時四川最大的軍閥、四川善后督辦(相當于省長)劉湘賞識,調(diào)他到重慶幫辦軍政訓練班(有如今日的黨校),劉湘任主任,父親任副主任和訓導。
父親的積極性和能力為劉湘所賞識,于是被劉湘任命到當時土匪猖獗、豪強稱霸的川西邊僻小縣洪雅去當縣長,專治匪患。父親在洪雅期間,軟硬兼施,權(quán)謀詭計,基本上平了匪患,當?shù)氐睦习傩战o他送了萬民傘。劉湘得知后,便把父親調(diào)到讓他頭疼的家鄉(xiāng)大邑縣任縣長。
和洪雅同樣位居川西的大邑縣,是個出產(chǎn)大軍閥的地方,那里惡霸橫行,兵匪一家。父親帶著一排人的手槍隊前去上任,當?shù)刈畲蟮膼喊詣⑽牟时鞠虢o父親來個下馬威,但一番較量,父親占了上風,站穩(wěn)了腳跟,深得劉湘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