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小姐是我的哲學老師。在以色列交換的第二學期跟她上了笛卡爾《第一哲學沉思集》的導讀課。
蘇菲小姐并不真叫蘇菲。之所以這樣叫她,是因為第一次見面她就讓我想起《蘇菲的世界》里那個對一切充滿好奇的小女孩?!短K菲的世界》是很多人的哲學啟蒙書,我在高一的時候讀過??墒侵钡浇裉?,我也仍然不懂哲學,更不懂哲學家。有一次聊天我沒憋住,跟教授吐槽說:“你們這些哲學家大概連感受情緒的器官都與常人不同吧?”
但我第一次見到蘇菲小姐時,只覺得她如此浪漫。
由于開學第一周時我還在美國,錯過了最初的兩堂課。第三次課我去時才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遲到了。以色列大學的上下課時間與課表標注的會相差十五分鐘,也就是說,上課時間會比課表晚十五分鐘,下課比課表早十五分鐘。課表上寫明哲學課下午六點開始,我便照例按六點十五的上課時間前往。大約是蘇菲小姐前兩次上課時已囑咐過這課六點準時開始,到了才發(fā)現(xiàn),小小的教室早已塞滿學生,座位全無??纯粗v得正入神的老師,再看看連站的地方都不剩的教室,我在門外徘徊再三,最后決定逃掉這次課。教室的落地窗裝的是那種只能從外向內看,里面卻看不到外面的玻璃,我于是放心大膽地站在窗外,細細地打量起這位哲學老師。
這一看就讓我想起了蘇菲。我不知道那本書里的蘇菲是什么樣的,但眼前的這位老師就是我心中的蘇菲。披肩的黑色中長發(fā),黑色的眼線和長睫毛,膚色白皙,雙唇艷紅,眸光清亮,身材瘦小。暮色在窗玻璃上的反光將她的身影襯得影影綽綽,整個人似要流動起來。
第四次課我早早來到教室,和旁邊的美國女生聊天,問她老師是不是法國人。
“她就是以色列人。你為什么會覺得她是法國人呢?因為她教笛卡爾?”
“倒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只是覺得她好美?!?/p>
美國姑娘聳聳肩,不置可否。而我則不需要多久就會明白,蘇菲小姐和浪漫絕不相干。
因為錯過了三次課,課后我去向蘇菲小姐解釋,問她有無可能給我大致概括下之前上課的內容。蘇菲小姐邊整理教案,邊對我說:“這我沒辦法幫你,你得管同學要筆記去?!蔽腋庾?,對她表示用英語學哲學怕學不好的擔憂。蘇菲小姐揚起眉毛:“英語也不是我的母語,但我現(xiàn)在還不是在用英語教哲學嗎?首先,語言水平不會作為我給論文評分的標準;其次,正是因為能力不足才需要念大學呀?!闭f著蘇菲小姐停下腳步,拿出手機,我明白這是示意我談話到此為止,于是便向她道別,灰溜溜地走了。
也許蘇菲小姐是浪漫的,只不過她的浪漫我們不明白。
聽同學說,蘇菲小姐第一次上課就直言自己很愛笛卡爾。也正因為笛卡爾是她最愛的哲學家,她才決定要開這門導讀課。愛一個存在于故紙堆中未曾謀面的老男人,聽上去浪漫又驚悚。在一學期二十多次課中,她則用實際行動向我們展示了哲學家的愛可以多么偏執(zhí)和瘋狂。
雖然之前有讀不懂的擔心,但上課后卻發(fā)現(xiàn)作為哲學系入門級別的《第一哲學沉思集》其實并不算難。從致信開始,蘇菲小姐帶著我們一章一章往下讀。上課時先請同學讀一段,或只讀兩三句,然后停下來問大家:“笛卡爾這里說的是什么意思?”說的什么意思?很簡單啊,就是他字面說的意思唄,難道要我們把笛卡爾的話再念一遍?最初大家都摸不著頭腦,自告奮勇替笛卡爾“翻譯”的人寥寥無幾,后來漸漸明白,她這是力圖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解釋原文。于是大家開始試著自己闡釋文本,并在蘇菲小姐的幫助下不斷修正,二十個人的導讀課就這樣以討論課的形式進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