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圣母”程心VS“暴君”維德(2)

《三體》導(dǎo)讀 作者:詹琰 路姜波


不過,這跟《三體》系列有什么關(guān)系呢?如果你思維敏捷的話,一定會發(fā)現(xiàn),《三體》中到處充滿了功利主義和義務(wù)論的辯難。

這種交鋒最集中地體現(xiàn)在“圣母”程心與“暴君”維德兩個人身上。

程心自帶“圣母”光環(huán),總能讓周圍人感受到慈愛和善良,而維德則咄咄逼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但放在《三體》的故事情節(jié)中,讀者并不會太同情程心,因為她在地球的引力波發(fā)射臺被摧毀的過程中,始終沒有啟動引力波廣播,把人類推向了死亡的邊緣。又是她,在維德與聯(lián)邦政府武裝對峙的過程中,命令維德終止光速飛船的研制并投降,從而葬送了人類逃脫降維打擊的機會。

相反,維德卻贏得了多數(shù)讀者的同情。他暗殺瓦季姆是為了獲取一顆能送進敵人心臟的大腦,他刺殺程心是為了讓自己成功當選“執(zhí)劍人”,從而建立威懾度更高的黑暗森林威懾,他與聯(lián)邦政府對峙是為了給人類爭取逃出太陽系的機會??傊?,為了人類的生存和勝利,他的不擇手段似乎沒那么不可接受。

與其說是兩種性格的沖突,不如說是兩種道德觀的交鋒。

在劉慈欣所描述的極端情景中,功利與道義的撕扯變成了生死抉擇。

在人類生死存亡的緊急關(guān)頭,堅持愛與善的程心顯得極其迂腐。智子曾輕蔑地說道:“在我們的人格分析系統(tǒng)中,你的威懾度在百分之十上下波動,像一條爬行的小蚯蚓。”網(wǎng)友也不無揶揄地說:“《三體》講述了兩個女人犯傻的故事:一個說我在這兒,來打我吧,另一個說,我絕對不還手?!边@“另一個”就是程心。而在拯救人類文明的旗幟下,不惜僭越道德界限,化身為魔而普度眾生的維德們卻成了令人敬仰的英雄。

維德說: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是啊,“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連生存都無法保證,又談何人性呢?如果我們承認人是以獸性為起點的生物,當然應(yīng)該在“失去很多”和“失去一切”中選擇前者。

其實,劉慈欣在書中也給出了另一種答案: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意思是,與其為一個文明徒勞續(xù)命,不如擁抱短暫的、燦爛的文明,充分彰顯人性的尊嚴。與之類似的一句話是: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如果只是以生存為最終目的,那我們在死亡面前注定是失敗者。為自己爭取到再長的生命,又能怎樣呢?關(guān)鍵是我們曾經(jīng)全然地活過!

不過,理論的言之鑿鑿并不能安撫我們面對現(xiàn)實選擇時的焦慮。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