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四,陰,作書邀劉冠群來舍
辰后,拜祖墓。午刻,朱嘯山來,王待聘妹夫來。作書邀劉冠群來舍。又作書寄霞仙。季洪弟自來痘。夜與堯階、嘯山談至天明。夜三更大雪。這是曾國藩的第四篇日記,與第一篇日記,中間只隔了兩天。
這時候的曾國藩,正值春風得意,笑傲煙霞。他過著的也是文人夢寐以求的無聊人生,邀朋會友,對月小酌,對中流擊水,糞土當年萬戶侯。這一年他已經(jīng)29歲了,但表現(xiàn)舉止,卻仍然像個未諳世事的少年。相比于三十而立的孔子孔圣人,這時候的曾國藩,大腦中卻只是一片空白,沒有任何成形的思想或思考。如果有的話,他斷不會瞎扯一整個晚上。
此后的曾國藩,將不停地在日記中嘮叨時間不夠用。人生就是這樣,當你不知道做些什么的時候,時間大把大把地浪費,卻仍嫌不夠。而當你思想形成,人生目標明確而后,這時候你最缺的,就是時間了。正月十三日,晴,調(diào)停楚善叔賣田事
大姊家起龍至予家。邀彭百乘、壽七至舍,為楚善步衡陽賣田事,予托百乘二人調(diào)停。是日家中客多,共十余席。朱堯階專人來舍,約余于甘四走彼家,擬同當朱良二莊田。四妹議許字朱鳳臺之子,堯階遣人送男庚來。夜作書復堯階,不愿成當田事。又作書與朱嘯山,將四妹女庚發(fā)出。又作書復劉霞仙,論事其詳。睡時五鼓矣。說這時候的曾國藩,最不缺時間,也不夠全面??纯此@一天的生活記載,為了調(diào)停親戚家買賣田地的事兒,當天酒席竟然辦了十幾桌,然后又為四妹妹出嫁的事奔走忙碌。這些事情非他出面不可,因為他的身份特殊,好歹是個京官,在鄉(xiāng)下是很吃得開的。
實際上,對當時的諸多讀書人來說,到了這一步,就已經(jīng)算是登上人生頂峰了。人前人后風風光光,鄰居鄉(xiāng)人莫不賣你幾分面子,鄉(xiāng)人教育孩子也是拿你做榜樣。正所謂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實際上,我們可以在他后面的日記中發(fā)現(xiàn),曾國藩真的很滿意這種生活。畢竟是出自鄉(xiāng)村的一介農(nóng)夫,當時的曾國藩,又能有幾多見識?他過的是正常鄉(xiāng)紳所渴望的生活,他所追求的也只能是這些。
但是兩起并不意外的死亡事件,以及命運橫加在他身上的諸多磨折,讓他于苦痛之中,開始學習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