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度夢想出家為僧(3)

蔣介石筆下的風花雪月 作者:竇應泰


因蔣母病體日漸沉重,自幼視母為至尊的蔣介石,深知母病與他頻繁和毛福梅爭吵離婚有關,因而蔣不得不對送離婚書一事有所收斂??吹侥覆∪瘴?蔣介石決計暫且放過毛福梅,準備視母病情輕重再作主張。他就這樣耐著性子堅持了數(shù)日,直到5月4日蔣因又見了毛福梅,心中勃然氣惱,于是當天他又把滿腔憤恨,在寫日記時發(fā)泄于紙面上。蔣寫:“晨五時起,登文昌閣,佇眺風景?;丶乙娒溪q在,為之暈厥,癡呆半晌,又發(fā)暴性。不顧母之有病也?!贝藭r的蔣介石和毛氏,已經(jīng)到了見影罵影的緊張地步,在蔣介石的視野之中,甚至容不得當年與他患難與共的結發(fā)妻子了。蔣母縱有家威家法,也怕難以挽救毛福梅最后的可悲歸宿。于是,蔣介石在當天的日記中再寫:“環(huán)境難打破,只有出俗為僧而已?!笔Y氏求離不得,為徹底擺脫毛福梅,他甚至情愿出家當和尚了。在這種心態(tài)之下,相信蔣介石是什么荒唐事情都做得出來的。在當時民國年間,像蔣介石這樣不遺余力地誓死反對封建包辦婚姻,尚屬罕見。正如蔣介石在日記中大發(fā)的一番感慨,他的離婚之舉,可謂民國年間一大奇特抗婚先例也。蔣介石寫道:“人類以敬愛相尚,矧在家族之間。我待毛氏已甚,自知非禮,但一見心狠,按耐(捺)不住。如中國習慣,不以離婚為丑事,則目前彼此之痛苦,皆可免除。今乃不然,徒使男女終身磨難……”從這一天開始,蔣介石開始采取克制辦法,盡量遠避毛福梅,以免再次與她發(fā)生爭執(zhí),他擔心讓重病的蔣母無法靜心養(yǎng)疴。

正因為蔣介石對毛福梅厭惡已到頂點,所以蔣在母親治病期間,只要回到溪口小鎮(zhèn),就必然要避開毛氏。有時他回到鎮(zhèn)上,卻不敢住在豐鎬房蔣宅之內(nèi),情愿獨自到外邊過夜,也不與毛氏同居一室。從中可見,蔣介石厭惡毛福梅,卻又不得不與她保持名存實亡的夫妻名義。他之所以委曲求全,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蔣家一言九鼎的王采玉此時尚未咽氣作古。其畏母之心,由此可見一斑。

蔣介石盡管生性桀驁,冥頑不靈,可他對蔣母王氏卻自幼孝順如一。由于他和毛福梅的婚姻,當初是王采玉一人主持操辦,所以蔣介石婚后縱然對毛福梅有一百二十分的憤懣不悅,但有蔣母健在,他也只能違心維持這種痛苦的夫妻關系。1921年蔣母即將病逝之前,蔣介石于當年5月從上?;氐椒罨凇JY介石早在回故鄉(xiāng)之前,4月30日就在日記中流露出厭家之心。當然,蔣之所以厭惡回家,說到底就是厭惡毛福梅一人。當天蔣寫下這樣的心態(tài):“家事如沸,思之郁悶。非出家遠游不克免塵俗之累!”原來,蔣介石厭惡毛福梅,絕非從前有人所說,是因為在上海迷戀美艷的妓女所致。而今透過蔣氏的日記可見,這種厭惡已到寧可離家遠游之地步,當然不是上海哪一位漂亮妓女誘惑所致!

5月3日晚,蔣介石躊躇再三,終于硬著頭皮回到溪口小鎮(zhèn)??梢蛩幌牒兔C防^續(xù)發(fā)生不快的接觸,更不想和毛福梅同床居住,所以一個人躲在溪口鎮(zhèn)上,胡亂地到處覓址安息。及至睡下,更是輾轉(zhuǎn)無眠,當空明月之下,他不禁愁腸百結。當天深夜,蔣介石日記中記有這樣的內(nèi)容:“外宿武嶺庵,蚤甚擾。愁集,反側不交睫?!蔽淖蛛m簡,但可見當夜蔣宿于故鄉(xiāng)庵堂,受跳蚤侵擾徹夜不眠的困境。

翌日,蔣介石因蔣母竭力庇護毛福梅,故而仍然不想回到家中居住。就在這一天,蔣介石在日記里又一次道出他渴望脫離紅塵,出家當僧侶的痛苦心境。誰能想到,像蔣介石這樣在事業(yè)上隨時都可飛黃騰達的軍界人物,竟然因一個鄉(xiāng)間女子毛福梅對前途忽生絕望。他在婚姻痛苦之時,左右難覓出路,最后甚至想到出家當和尚這條路!蔣介石也不會想到,當初由蔣母鼎力成全的婚姻,竟給強悍的他帶來如此苦惱,蔣介石為女人而憤然出家為僧,簡直有些不可思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