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能夠透視歷史的精氣神
今天的畢業(yè)照都什么樣子呢?以我有限的觀察,一定是校長坐在正中,旁邊是教務主任和各個老師,然后一大堆同學,根據(jù)自己在班里的地位,由中間向四邊擴散,每個人都神情專注。請注意,我用了“神情專注”這個詞。說到這兒,我自個兒都想樂,全班同學都神情專注地照這樣一張照片,讓外人看來都有點呆滯。近幾十年以來的畢業(yè)照都是這個狀況。最近幾年有點小變化。大學畢業(yè)以后,流行各種有創(chuàng)意的畢業(yè)照。最新鮮的畢業(yè)照就是,女同學跑到男廁所里,男生背著沖洗小便池,女同學都很開心地站在前面,照一個畢業(yè)照,稱之為創(chuàng)意。這傳遞了一個什么信息呢?表明今天的學生比二十年前要開放很多。
再轉過頭看這張照片,注意看,他們的姿勢不等和位置的隨意,表明民國時期那時人的狀態(tài)都非常松馳,都急于表達自己。民國革命是中國兩千年封建加帝王史上的第一次徹底的革命,由此推翻了帝制。每個人都有一種新的思想,新思想有外來的,有自己生發(fā)出來的。在民國革命時,大量知識分子都愿意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看法,表達自己對這個新的世界的看法,每個人都覺得他能夠為社會,為未來做出一份貢獻。這些人就算他是采取一種揣手狀,你看這個人揣手,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姿勢,把手揣起來,內(nèi)心也是火熱的。所以我們看到這樣一張照片的時候,能感受到九十年前民國初年,一群小小知識分子走向社會時的一種狀態(tài)。這個照片給我們的信息恐怕還不止這些。這些人走向社會,走向未來,乃至要經(jīng)過國內(nèi)一系列戰(zhàn)爭,他們的命運如何?如果能夠找到本人或其后人,就能解開這道題。這是我們今天要看的第一張照片。
再看看第二張照片,第二張照片也非常有意思。你們可以看看,這張照片也攝于山西大號民宅。注意看,這張照片跟前一張照片的裝裱,有一點點不同,它有非常民國化的西洋化裝飾的邊。這張照片照得也四平八穩(wěn),構圖非常均衡,很符合中國人的審美。這個照片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第一個信息,是這個照片的質(zhì)量非常好,今天如果想拍這樣一張照片,你即使用很高級的相機,也拍不出來。這相機跟你那相機不同。這種相機,它的鏡頭和取景,不在一條直線上,才能把所有的柱子都拍得非常直。這是技術問題,還不重要。重要的是下面的事。照片上面的十個人身份不同。有一個有錢人,一看這穿著打扮就能認定了。這有錢人站在這張照片中理論上講最不重要的一個位置。底下站的這些人,看著像他們家的仆人,還有一個孩子。他把這孩子擱到正中,這事讓我有點不解。我們今天都知道主次尊卑,是被人訓練的結果——我們這么多年來,每個人都自主不自主地,被人訓練過。一到攝影,只要是合影,不管是人多人少,人人都知道自己應該站在什么位置。領導一來,誰官大誰站中間,是吧?家里一照相,老爺子一定在中間,所有的人都眾星捧月似的合影。民國初不會。你注意看,這最有錢的人,我估計是出資照這張照片的人,就站在最不重要的右邊。那么更奇怪的是他在上面,最左上位置的這個人,讓我看是個叫花子,衣服里的棉絮都出來了。這個叫花樣子的人揣著手,主人背著手。主人為什么要與他們家的下人合這張影呢?肯定是民國平等思想的一個閃現(xiàn)。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一個人的素質(zhì)高低,不在于你對上人有多好,而在于你對下人有多好。領導一來了你滿臉堆笑沖上去,這沒有什么說的。關鍵是打掃衛(wèi)生的來了,你對他什么態(tài)度,這是人的一個基本素質(zhì)。你可以看到,這個主人從容自若地站在后面右側,他實際是站在最不重要的一個位置上,留下了這樣一張珍貴的照片,而且把它裱起來。我想他一定洗了十張,每個人一張,這一張僥幸留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