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說,“我看你來我這里,跟我一塊兒干吧。”美卿搖頭。同學不高興地說,“你瞧不起擺攤的?那你每天跑這兒來干什么?”她哪里知道,翟美卿她成天嘻嘻哈哈,看上去就像一個特別沒心沒肺的女孩,人們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其實她想的就是做生意,當老板。美卿在這些同學家里聽了三年,練了三年,摩拳擦掌多時,現(xiàn)在準備自個兒干了。
美卿告訴同學,她已經(jīng)在廣州火車站那邊租下了一個攤位。同學很吃驚,“就你自己干?”美卿說,“是啊,我先不賣別的,就賣牛仔褲?!?/p>
每個月的攤位費就要一千多塊錢,是她小半年的工資。一開始,她沒給爸媽說,怕他們擔心,但不久還是被爸媽知道了。爸爸沉默著,鎖緊了眉頭,媽媽急得嘴上生泡,說“美卿啊,你是上班的人啊,怎么去擺攤呢?”
美卿說,“媽媽,我要當老板?!?/p>
媽媽一聽嚇一跳,在他們這代人---尤其是“公家人”的心目中,個體戶不是正經(jīng)職業(yè),而“老板”這個詞聽來更是讓人害怕。他們家早先有位親戚在香港那邊開鋪子,當老板,文革中連累得他們一直受批判,只要一批資本主義,準保把這些話題拿出來,要他們說清楚跟香港資產(chǎn)階級有什么聯(lián)系?
美卿笑了,她笑起來的樣子像一朵鮮花,就是再愁悶的人也會被她的笑容感染,她說,“媽媽,你們倒是聽聽廣播呀,政府鼓勵發(fā)家致富,不會錯的。”
媽媽無法抵御女兒的笑臉,爸爸倒是對社會上的變化知道一些,市場經(jīng)濟,白貓黑貓,老百姓雖然說不清,但他感覺到做生意、個體戶已經(jīng)不像從前那樣受到打擊了。
爸爸只能說,“美卿啊,咱們家祖祖輩輩都是忠厚人家,你現(xiàn)在要去做生意,千萬別干那些坑蒙拐騙的事,堂堂正正做人,規(guī)規(guī)矩矩做事,聽清了嗎?”
這意味著爸媽已經(jīng)同意美卿的行動,她高興地只顧點頭,并答應媽媽暫時不離開單位,她請了一位堂妹幫助看攤,自己抽時間負責采購。
所謂攤位其實并不是固定的房子,只是一個小小的帳篷,清早攤開,晚上收起來,跟賣豬肉的一樣,都是一個空架子。后來美卿去到北京和一些城市,才知道全國的個體商戶那年月差不多都是那種小攤位,像北京的秀水街,武漢的漢正街,它們像一朵朵小蘑菇,辛勤地生長著,自生自滅。一批人進來,又很快就撤退,又一批人進來,忙活著。
大浪淘沙,美卿的老板夢從此真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