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5封遺書》 檢查站

175封遺書:一個武警的邊境緝毒生涯自述 作者:田浩


到檢查站半個月之后,我查到了口岸第一起浸泡藏毒案件。

這個季節(jié),午后的風還有點兒涼。那天下午輪到我們執(zhí)勤,吃完午飯集合之后照常去口岸,與往常并沒有什么不同,我們的任務仍然是在這些車里尋找我們的獵物:一切違禁物品,主要是毒品。

但那天車子太多,來不及細細盤問,很多時候沒有發(fā)現明顯的疑點就把車放走了。沒辦法,如果每一輛車都細細排查的話,這里排隊等候檢查的車恐怕能夠排到境外去。

兩三個小時過去了,檢查一無所獲,等候檢查的車子已排成了長龍,看著都讓人著急。我放走一輛普桑之后,一輛雅閣又朝我開過來。車子到我旁邊停下,車內是一男一女兩個人,男人大約四十歲,滿臉倦容,看樣子胡須都很久沒有刮過了。女人坐在副駕駛位上,涂著大紅唇,穿著艷麗的衣服,看上去非常妖艷,只是四十多歲的人了,這個打扮倒是真的挺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問話中得知他們是一對夫妻,從四川簡陽開車來這里游玩。我問他們結婚多少年了,男人用帶著四川口音的普通話回答:“快二十年嘍?!?/p>

我檢查了他們的證件,行駛證上的車主并非這個男人。對此,他解釋稱車是租來的。兩人證件上確實是同一個住址,如果真是夫妻的話,那就可以排除大多數疑點了,因為從過去多年的案例來看,夫妻聯手販毒的事情極為少見。

可接下來發(fā)現的一點讓我徹底改變了看法,那個女人用的是第一代身份證,這種身份證很容易辨別真假。

被我辨認出身份證是假的以后,她辯解說自己身份證丟失了,所以就隨便辦了一個假的,上面除了發(fā)證機關是假的之外,其他信息都是真的。

我把他們帶到檢查室,然后去內勤核實了這張身份證,結果是“查無此人”,也就是說她的信息全是假的。

盤問到這里就可以結束了,再繼續(xù)下去只是浪費時間。因為你查出一千個疑點,對方就有一千個理由搪塞過去,唯一有效的辦法是徹底檢查他們的車輛。

我從車子的引擎蓋開始查起,濾清器、擋泥板、方向盤、坐墊、車燈、油箱……但一直沒有查出什么可疑的地方。

最后一處是后備廂,這里最容易也最經常藏毒的地方就是備胎。我把備胎拿出來,放進貨物藏毒檢查儀里過了一遍,沒有發(fā)現異常。后備廂里有幾包衣服,隨便打開一包,發(fā)現不少是濕透的女性內衣,這讓我很不方便檢查,所以也沒細看,只是問了一句為什么帶這么多濕衣服,那個男人說他們在邊境體驗了一把潑水節(jié),這是換下來的衣服。雖然當時還沒到潑水節(jié),但游客體驗倒是也說得過去。我沒有發(fā)現毒品,只好把備胎裝了回去,準備關上后備廂放行時,后備廂蓋子帶出的一股風吹在我臉上,撲面而來的酸味,是非常熟悉的海洛因味道。平時塊狀的海洛因是很難聞到味道的,雖然只是一瞬間,但我很確定那就是海洛因的味道。

我當即把那幾包衣服拿下來,將二人帶到檢查室,繼續(xù)檢查。原來他們先將海洛因溶解于水中,然后用衣服浸泡,過了檢查站再提取出來。這個案件只查獲了幾百克海洛因,但作案手法在當年還算是比較新穎的。

最近檢查站過往的客車上,時常有一些特殊的人員出現,主要是婦女。這些婦女穿著少數民族服裝,皮膚略黑,背著嬰兒或者懷著孕。她們身上有一股濃濃的臭膠水味,只要出現在一輛臥鋪客車上,必然成群結隊。

這群人有一個特征,就是不配合檢查。為了逃避檢查,她們有時還會裸著躺在臥鋪客車上,檢查站主要的檢查力量都是男兵,這給檢查工作帶來了很大的不便。

這些婦女對毒品的了解很少,這說明是有人組織她們過來運毒的,但具體是誰,我還不清楚。我只是偶爾會從檢查站老兵口中聽到“龍貓”的名字。

檢查站的工作非常辛苦,對士兵們來說,在檢查站工作意味著服役期間很少能使用到槍支,很少見到先進的裝備,很少能過上普通士兵的生活。他們是偉大的,我只在那里待了一個月,但卻深深體會到了他們的辛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