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又見劉邦,士為悅己者謀(3)

大謀略家 張良 作者:夔馭


這一次失敗雖然不致命,但卻讓劉邦軍損失了不少軍用物資,也正是這樣的失敗,讓處于高漲情緒中的劉邦獲得了最重要的冷靜機會。當他重新獲得了應(yīng)有的理性之后,想到張良當時的沉默態(tài)度,更感到張良的重要。

劉邦自己尚且如此,更不用說蕭何、曹參、樊噲這些人了。

就這樣,不僅劉邦自己看重張良,全軍將士們也紛紛傳說起張先生的才能來。借著這個勢頭,劉邦向張良說道:“入關(guān)的戰(zhàn)事想必更加復(fù)雜,我軍中不可沒有先生,如果不嫌棄,就請先生能暫且和我一同入關(guān)吧。”

張良也發(fā)現(xiàn),自己和劉邦的相處,如同魚水一般配合默契,全無之前和韓王成那樣,總是相互難以理解。于是,他將自己的部隊留給韓王,告別了自己新婚不久的妻子,打算輔佐劉邦先入關(guān)再說。

既然主意已定,張良建議說,不要從西直接進入函谷關(guān),而是向南迂回,通過轘轅關(guān)、武關(guān),攻擊咸陽。劉邦對此欣然同意,因為他也看出,在西進的道路上,秦軍準備了頑強的抵抗力量,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擊破的。

于是,劉邦首先回軍陽城,在那里,奪取了將近四千匹軍馬和大量的兵器。

接著,劉邦又擊敗了南陽郡守呂齮,拿下了轘轅關(guān)。呂齮看見形勢不對,干脆倉皇逃竄到宛城(今河南南陽),憑借多年來不同時期修建的堅固城防,固守待援。

宛城壁壘森嚴,城墻高大,一時難以攻破。劉邦在城下也不免急躁起來,如果說,一開始只是抱有一點點希望,那么當勝利開始越來越近的時候,即使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劉老三,此時也不能不動搖了。于是,在某天夜晚,劉邦根本沒有同張良商量,就宣布全軍撤離宛城,西行向武關(guān)進攻。

張良知道這個決定后,并沒有馬上加以阻止,他知道,在興頭上的劉邦,不會那么簡單輕易地掉頭。

跟著部隊走了一個時辰左右,張良感覺時機差不多了,于是便縱馬追上了劉邦。

“沛公,你真的打算就這樣入關(guān),是不是忘記了什么?”

在馬背上,劉邦側(cè)過臉來:“你說的,是我忘記了的宛城?”

“的確如此啊,”張良在馬背上欠了欠身說道:“沛公,關(guān)中秦軍的實力是否雄厚,還尚未可知。但是關(guān)中的艱險是天下聞名的。如果一旦放掉了宛城貿(mào)然西進,萬一在關(guān)內(nèi)遇到阻礙,撤退又碰上宛城這樣的釘子,前后夾擊,我們該如何自處呢?”

劉邦突然勒住韁繩,戰(zhàn)馬陡然停了下來,讓他的身子晃了兩晃。但劉邦卻忘我地一拍大腿,說:“先生,你又救了我一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