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咨詢員這么說了,來棲也只能同意了。
“怎么處理呢?”
“先看看情況再說吧。”
“我覺得這樣不太好?!?/p>
聽見小西小姐少有的強硬口吻,來棲抬起頭來,小西咨詢員斷然說道:
“我看那個老太太,被人家給玩了?!?/p>
“注意,注意,可不能這么叫啊。”
在Et Aiors里,無論多大歲數(shù),都不稱呼“老大爺”和“老太太”,必須稱呼其姓名。比如男性的話,稱呼“立木先生”,女性的話,比如“江波玲香”,就必須稱呼“江波女士”或“玲香女士”。
這是來棲去美國學來的。在美國,如果不認識的話,叫人家“老太太”,一般人是不會理睬你的。如果還這么叫的話,人家就會生氣地說“我不叫老太太”。還有的人會譏諷地回敬一句“我可沒有你這么個孫子”。
的確,稱呼“老大爺”或者“老太太”,只是第三者從外表主觀下的判斷,本人可能并不這么想。如果允許這樣稱呼老年人的話,那么這和管體弱的人叫“病號”,管個子矮的人叫“矮子”有什么不同???
只要被稱呼的人感到不快,就屬于歧視性用語。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所以應該稱呼其名。如果不知道對方叫什么的話,就必須稱呼“某某女士”或“某某先生”。
來棲無時無刻不在提醒工作人員注意這一點,可是,日本人大概平時叫慣了,所以在這個公寓里,也往往會脫口而出。
“對不起?!?/p>
小西咨詢員老老實實地認錯。
“那位立木先生,另外還有一個情人呢?!?/p>
來棲以為只有這一位七十三歲的女士在七十五歲的男士房間里約會呢。難道說,這位男士還有別的情人嗎?果真如此的話,明擺著就是三角關系了,而且還是兩個女人在爭奪一個男人。
一說起三角關系,一般人都會認為是兩個男人爭奪一個女人,而這次情形恰恰相反。
不過,看一看公寓里的男女比例,就不難理解了。一般老人院的男女比例都是三比七或二比八左右,女性為壓倒性的多數(shù)。在Et Aiors里,男女比例也是三比七,女性占多數(shù)。
其實,這樣的差距也是理所當然的。現(xiàn)在,男人和女人的平均壽命差不多有七歲的差距,女性遠比男性長壽。再加上,結(jié)婚的時候,男性大多年長四、五歲,因此丈夫先死,妻子還活著的情況就越來越多。
如此看來,男性只要能夠長壽,就會再次交上桃花運的。
當然,這里說的是比例上男性占優(yōu)勢的問題,個人魅力還在其次。
無論怎么說,男性因其人數(shù)少而受歡迎,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當然,前提是身體必須要健康。
盡管如此,立木先生也實在是太幸福了,被原空姐愛著的同時,還受到另一位女性的愛慕。
“這么說是三角關系嘍?”
“何止是三角關系??!說不定是四角或者五角呢……”
立木重雄先生真是如此有人氣嗎?聽著聽著來棲越發(fā)地羨慕起來了。在這樣的公寓里居住,常有艷遇并不是什么壞事。來棲想,既然立木這么有人氣,當然是人氣越旺越好啊。不過,從咨詢員的角度來看,可沒他想的這么簡單。
“反正他挺會獻殷勤的,一見到稍微有點姿色的女人,就上趕著跟人家打招呼,幫著干這干那的,可熱情呢?!?/p>
說實話,來棲覺得會獻殷勤也是一種才能。常聽人以不屑的口吻說“那個人特別會獻殷勤”,可是,獻殷勤看起來容易,卻不是什么人都能行的。特別是年過七旬的老人,能夠一如既往的獻殷勤,還真了不得。
“那就隨他去吧,沒什么不好的?!?/p>
“可是,他熱情過頭的話,會讓人產(chǎn)生錯覺的。”
“以為他喜歡自己嗎?”
“當然了。人都會這么想的,如果有人對自己這么熱情的話?!?/p>
這位古板的小西咨詢員難道也不例外嗎?來棲一邊這么思忖著,一邊問道:
“那個三角關系中的第三角是誰呀?”
“是712的橋本女士,您可能有印象吧?!?/p>
據(jù)小西說,橋本女士七十一歲,她的丈夫曾經(jīng)是某建筑公司的總裁,六年前去世后,她一個人住進了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