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輯(四)

帶著孩子,跟著唐詩去旅行 作者:任樂樂


慈恩寺 唐玄奘不得不說的故事

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蹬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fēng)。

連山若波濤,奔湊如朝東。

青槐夾馳道,宮館何玲瓏。

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guān)中。

五陵北原上,萬古青蒙蒙。

凈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

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岑參?《與高適薛據(jù)同登慈恩寺浮圖》

故事?STORY

唐三藏的歸屬之地

這一天,天氣晴好,詩人岑參和好友一起來到慈恩寺游玩。岑參望著寺內(nèi)的大雁塔,內(nèi)心忽然變得很不平靜。他看見大雁塔宛如從平地中涌出一般,孤傲地聳立著,好像一直連接天宮。而登上塔頂,就仿佛離開了塵世一般,他忽然伸出了雙手,試途觸摸天空?;仡^凝視,塔身崢嶸崔嵬,簡直勝過了鬼斧神工。

岑參站在塔頂俯瞰大地,陣陣怒吼的狂風(fēng)從他耳邊呼嘯而過。而遠(yuǎn)處的山峰一座連著一座,就好像百川歸海一樣。塔下天子所行的道路被兩行青槐夾著,慈恩寺內(nèi)的宮闕樓臺看起來也是那么精巧玲瓏。站在塔頂,岑參感受著悲涼的秋色,感悟著清靜的佛理,忽然有種頓悟的感覺。

當(dāng)年的長安,是全國的佛教中心,而慈恩寺,是長安佛教中心的圣地。岑參的這首《與高適薛據(jù)同登慈恩寺浮圖》,雖然頗有名氣,但在無數(shù)描繪慈恩寺的詩歌之中,猶如滄海一粟。因為描寫慈恩寺的詩歌太多了,毫不夸張地說,大唐王朝最著名的詩人,大多都與慈恩寺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詩圣杜甫為它留下了“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憂”的佳句。而元稹也曾在詩里回憶了與朋友們“閑行曲江岸,便宿慈恩寺”的往事。就連唐高宗駕臨慈恩寺,也曾親自作詩,留下《謁大慈恩寺》的妙句。詩中曰:“日宮開萬仞,月殿聳千尋?!睂⒋蟠榷魉碌拿谰耙灰坏纴?。

慈恩寺為何如此有名?為何有這么多詩人來到這里,又為何引得大唐帝國的最高統(tǒng)治者都為它作詩,為它歌頌?它究竟是何來歷?又有著什么樣動人的故事呢?在講述這個故事之前,我們可以問問身邊的孩子:“你還記得《西游記》中的唐僧嗎?”“還記得他歷經(jīng)千辛萬苦,從西天如來佛那里取回的經(jīng)卷嗎?”“這些經(jīng)卷后來去了哪兒呢?”

這些經(jīng)卷的最后歸宿,正是慈恩寺。

在古典名著《西游記》中,唐僧帶領(lǐng)三個徒弟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從西天取得真經(jīng),他的原型就是唐玄奘?!段饔斡洝肥菂浅卸魈摌?gòu)的小說,但唐僧唐玄奘,的的確確是大唐帝國赫赫有名的高僧。而他不遠(yuǎn)萬里去西天取經(jīng)的經(jīng)歷,也確確實實是存在的。只不過,歷史上真實的玄奘是孤身一人西行求法,身邊除了尸骨亡靈、風(fēng)沙黃土,陪伴他的只有一匹識途老馬,根本沒有團(tuán)隊。

慈恩寺,正是和這位歷史上最著名的高僧,有著極深的淵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