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了佛羅里達在某種意義上就等于是,選擇了海明威。
于是我們飛往佛羅里達,那個全美國日照最多的“陽光之州”。
盡管,這個美國最南端的半島有迤邐的亞熱帶風光,神奇的海岸線,雄偉壯麗的邁阿密城,奇幻莫測的迪斯尼樂園,美國最著名的航天基地,但,佛羅里達之于我們來說,就意味著海明威,或者,就是海明威。因為在這個半島的盡頭,那個伸向遼闊大西洋的美麗的Keywest(被翻譯成基韋斯特)島上,海明威曾在那里居住了十年,而他生命中最著名的作品,以及著名的婚戀,也幾乎都是在這里完成的。
此前也曾幾次前往美國,每一次都有關(guān)于作家故居的收獲。1994年受美國政府“國際訪問者計劃”的邀請,我便提出了想去??思{故居的愿望。記得在星期一上午的會談中,項目官員特意為我改變了他們原先為我安排的路線。于是便有了從孟菲斯沿密西西比河一直向南的旅程,直至數(shù)年后被海嘯吞沒的古老而美麗的新奧爾良市。就為了途中能經(jīng)過那個奧克斯佛,就為了能讓我走進??思{的家。熱愛??思{是因為在我開始寫小說時,首先就遇到了他的《喧嘩與騷動》,讓我置身于他的光照下。從此對??思{不離不棄。以為他就是我漫長的文學之路上的精神的旗。是因為我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了某種精神的契合,于是才有了那一次沿著密西西比河一直向前的旅程。還記得那座高大樹叢掩映下的白房子,也記得奧克斯佛鎮(zhèn)上那個??思{常去的街心廣場。??思{的一生中盡管時常遠離家鄉(xiāng),甚至在美國其他州界也擁有住房,但是他始終沒有真正離開過奧克斯佛。他生命中的最后一部小說《掠奪者》的打字稿,就是在這座白房子中完成的。
然后來到KeyWest,就是為了來這里遭遇海明威。說起來讀海明威的作品遠比讀??思{早了許多。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大學期間讀完的,也曾為他所謂“硬漢風格”而感慨萬端。那遍布于作品中的歐洲戰(zhàn)場、非洲青山;那令人難忘的西班牙斗牛乃至,老人從海上帶回的那架巨大的青槍魚骨骸。但終究海明威的那種文學操作和我的旨趣相去甚遠??傊厥柽h了這個太過自我炫耀、也太自我瘋狂的作家。并總是以??思{的悲情的南方以及他在創(chuàng)作中先鋒的探索,來輕看這位同樣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作家。后來便只是在看由他的小說改編的電影,或者以他的人生經(jīng)歷為題材的影片時,才會依稀記起這位作家不那么平凡的人生。
美國的這兩位燈塔一般的作家先后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思{在前,于1949年獲獎,據(jù)說當年的競爭者中就有海明威。五年后的1954年海明威也終于獲此殊榮,人們說是他的《老人與?!穾椭罱K拿到了這個獎項。那時候美國的新生代作家風頭正健,幾年后斯坦貝克又問鼎了這項桂冠。
不知道是不是文人之間的“相輕”,將這兩位在那個年代同樣偉大的美國作家疏離了。至少在??思{的生平年表中沒有發(fā)現(xiàn)過他們曾親密交往的痕跡。只是1947年福克納在回答密西西比大學學生的問話時涉及到了海明威。當學生問到“你認為哪五個人是你同時代人中最重要的作家”時,他把海明威列在了第三位,但他還是不無鄙夷地說,“海明威沒有勇氣,從來沒有用一條腿爬出來過,也從來沒有用過一個可以讓讀者查查字典、看看用法是否正確的字眼”。不過當1952年海明威發(fā)表了他的《老人與?!?,福克納也曾由衷地說到過這是海明威“最好的一本書”。然而當海明威最終贏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思{又重申了他對海明威的看法,“他呆在他知道的范圍內(nèi),他寫得很好,但他從不試著寫不可能寫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