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講述聲情并茂,觀察也是入木三分。小時候,我最興奮的事就是母親出差回來,她總能給我?guī)Щ貋砗贸缘幕蛘吆猛娴?,還有就是她會給我們講遇到的各種有趣的人,我和父親都會聽得入迷。在那個沒有電視機的年代,這幾乎成了我們家的一項娛樂活動。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她的敘述除了某個人的身世遭遇之外,還夾雜了太多的道德評判。這個世界本來沒有公平可言,人與人的差別在于他們不同的際遇,偶然的出生、先天的條件、成長的環(huán)境造就了完全不一樣的人生,我們原本就沒有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自然談不上什么高低優(yōu)劣。
母親自然是被這種表面的熱情與周到瞞騙了,她甚至理所當然地認為,以她的地位、年齡、與人為善的處世態(tài)度就應該贏得所有人的愛。所以,她與護工之間的合同關系一旦成立,對方旋即消失的熱情與體貼便深深地傷害了她。從不示弱的母親為了贏回熱情與周到,便用加薪的方式討好新的護工,然而,新護工不明就里,以為多出來的錢就是她分內(nèi)的,并沒有因此付出更多的努力。母親再次受到傷害。
上一次住院,熟人把他們科室最能干的護工帶到母親床前,希望母親身邊沒有人的時候她能幫著做些端茶倒水的事,護工因為之前得過熟人的恩惠,于是想用這個機會加倍報答。結(jié)果,母親被對方的熱情弄得大惑不解,以為她不過是想得到作為陪護的工作,便以金錢回報。護工看著母親遞過去的兩百塊錢,說了聲謝謝,便再也沒有出現(xiàn)在母親的病房?!八皇羌依锢щy嗎?”母親無比困惑地問。熟人聽了只是搖頭,不再吩咐別的人對母親多加關照。
聽外公說,我們原本是江西的一戶書香人家,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他帶著全家人一路朝西,歷經(jīng)戰(zhàn)火、土匪、饑荒、車禍,在途中生下了沒有足月的母親。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終于安頓下來,一家人靠著做糖果、炒豆這類小生意維持生活。母親和她這個年紀的人一樣,一輩子都活在少年缺衣少食的恐懼里,貧窮的記憶讓她日后對財富有種近乎偏執(zhí)的占有,而對比她貧窮的人則表現(xiàn)出過度的慷慨,結(jié)果往往是傷害了對方的自尊,她卻渾然不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