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這樣說,香港沒有蔡瀾,會少不少風雅事,這話說得多好呀。
前不久,看蔡瀾做的一檔美食類電視節(jié)目,被這個深諳美食之道的文化學(xué)者深深折服,折服是因為一個細節(jié),已經(jīng)忘了是怎樣的一盤菜,剛出鍋,佳肴如佳人般誘人,蔡瀾顧不上菜肴之燙,伸手去捏,然后吹著熱氣放在嘴里,大呼好吃。
這樣一個舉止,放在頑固的老夫子面前,也許大批蔡瀾有失風雅,我卻不這么看,人何必活得如此拘謹,遇見了心動的就去愛,遇見了想吃的就去吃,不必在乎形勢,本色流露,勇敢朗麗地表達,只要心中裝著純純善善的風雅就夠了。
更何況,風雅也不在十指間呀!
那么,風雅在哪里?風雅就住在我們溫婉的心里。
近來喜逛眾文友博客,當逛到作家馬國福的博客時,看到一篇《近日收獲》的博文,打開一看,原來馬國福先生說的“收獲”是“荷花開了,樣書來了”,馬國福先生是作家中少見的愛荷之人,在老家農(nóng)村愛荷成癖,如今,到了城市工作,住在成群深處,荷塘不見了,他就從花市上淘來一件花缸,添泥放水,夏天來的時候,那荷,在先生的室內(nèi)開得一片妖嬈。經(jīng)常侍弄文字的馬國福先生,經(jīng)常有出版社寄來樣書,得來稿酬,一部分郵寄給遠方的父母,一部分備作茶錢,極盡人間雅事。
這樣的風雅,并非造作之心能夠暈染出來的,而是來自內(nèi)心深處那份誠摯的愛與歡喜。
風雅如梳,握住梳子的是我們?yōu)⒚摰男木?,它理順了生活中的煩惱絲,我們伸手去捉摸,指尖有絲綢般的涼滑,這是來自生活地心深處的精致,也是生活的自在。
風雅是對糾結(jié)生活的一種梳理,有風雅的風吹在心間,我們就能擁有不吞吐卡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