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出版后記(1)

無官一身輕,誰解陶淵明? 作者:戴建業(yè)


戴建業(yè)

我讀研究生期間學(xué)的是唐宋文學(xué),自西南師大畢業(yè)回華師母校工作后,便被安排從事魏晉南北朝至唐宋文學(xué)的教學(xué)。這時魏晉向我敞開了一片新的天地,阮籍、陶淵明等人的詩歌,王粲、陸機等人的辭賦,曹丕委婉親切的書信,潘岳纏綿哀怨的誄文,還有王弼、嵇康那罕見的思辨奇才,以及許多魏晉士人那雋妙機智的談吐,無一不讓人著迷。我花了不少時間熟悉魏晉的文獻典籍,想對魏晉文化有一點真正的感受和深入的了解。我決定先選魏晉文化中的一個側(cè)面或一個代表人物作個案剖析,然后再從整體上把握魏晉的精神現(xiàn)象。王弼、嵇康、阮籍、陶淵明我都很感興趣,而最后選定闡釋陶淵明則與我個人當時的存在境遇有關(guān)。前些年母親體弱多病,小孩入托、上學(xué),弟弟又在讀書,物價一天便漲一次,而工資兩年才加一回。母親住院我不得不四處借錢,日常生計也總是入不敷出,我經(jīng)常被逼得焦頭爛額。那時武漢高校的中青年教師大批“孔雀東南飛”,我的家人也一個勁地鼓動我南下廣東。我并不是甘于淡泊喜歡清貧,也不是不知道錢是種好東西,只是我深知自己為人木訥內(nèi)向,即使去了廣東家境也不會有多大的改善,票子滿天飛還是飛不到我口袋里來。在武漢窮還能找到窮朋友,到廣東要是窮了又沒有窮伙伴,那境況豈不是更慘?幾經(jīng)權(quán)衡,我決定還是待在武漢華師“從吾所好”。這時,安貧守拙的陶淵明便使我更感到親切。

對陶淵明感到親切并不等于對陶淵明有深刻的理解。僅從我寫作的心態(tài)就可以看出,我遠沒有達到與陶淵明這位偉大詩人展開深層次對話的精神境界。陶淵明當年吟詩作文只為了“自娛”(《五柳先生傳》),而我闡釋陶淵明的過程雖然充滿了樂趣,但我寫這些文章主要不是為了自己精神的怡樂。不忘世俗名利便寫不出好的詩歌,不能超然于得失又豈能搞出真的學(xué)問?目前國內(nèi)有些老一輩學(xué)者不計個人的名利得失,將自己的主要精力甚至全部學(xué)術(shù)生命獻給陶淵明研究,并且取得了非??上驳某煽儭N覍λ麄冞@種學(xué)術(shù)態(tài)度一直心懷敬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