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現(xiàn)代青年人周報》舊老板林查理先生(1)

輝常傷感 作者:劉卓輝


我初加入《現(xiàn)代青年人周報》(下文簡稱《現(xiàn)代》)時,林查理還是《現(xiàn)代》的老板,兩個多月之后他便將報紙轉讓給我們編輯部三個人了。短短時間的接觸,不能說對他有深入的認識,但感覺上他是一位精明的出版商人,尤以其密底算盤見稱。在擺出一個老板姿勢之余,又兼具一副對下屬平易近人的樣子。雖然聽過許多人對他的德行略有微言,但從一個員工看老板的角度,林查理在我心目中留有一個不錯的印象。

林查理是個資深的出版人,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也由于他的出身是由低做起,曾身為報紙編輯很長日子,因此對訪問這回事可謂了如指掌,駕輕就熟。我無需花費唇舌去帶出問題,他便已經(jīng)滔滔不絕地細說發(fā)跡史了。

“如你所說,我是一個普通成長的地道香港人。讀書時期很喜歡閱讀寫作,那時候的《中國學生周報》、《星島日報》之類的少年版我便經(jīng)常投稿,無論散文和詩,什么都寫??磿俏疑贂r唯一的興趣。我看書的范圍很大,上至《水滸傳》、《紅樓夢》、下至《什么是哲學》、《半農居士的掌相》,又或瓊瑤小說等,都可和幾毫子一杯的奶茶陪我整天?!?/p>

“到中四、中五時開始和些同學朋友搞文社,文社是那時文藝青年的時興玩意,香港便有十多個。一班志同道合者便自己寫印文集派給朋友看,又或和其他文社開座談會,交流文學意見,甚至請一些大學同學來演講等。一九七〇年時,有位做印刷的朋友有興趣搞書局,便大伙合股,每人出一千元左右,開了一間‘未名書屋’,主要過臺灣訂書來香港賣。那時臺灣書入口量很少,我們主力做這方面的書得到許多書迷、大學生的歡迎,總算成績很好。跟著翻印一些絕版書,如無名氏、何其芳、郭沬若、臧克家、李廣田等絕跡市面的書在我們的書局都能買到,甚至應個別學生要求印一二百本也都照做。當時純粹當做好事,沒有市儈的觀念,不理賺錢與否,可說是正式從事文化事業(yè),做文藝青年?!?/p>

“大概一九七五年,其中一位姓麥的股東說有個人辦了一份《青年人周報》,出版一期便沒法維持下去,問我有沒有興趣。我想,既然是從事這方面的工作,搞多一份亦無妨,于是和那人合股出版。不久,那個人去了英國,《青年人周報》便由我獨力經(jīng)營。后來樂仕打電話給我,說《青年人周報》有影射他的《年青人周報》之嫌,叫我改名。當時年輕人想法并不怎樣計較,也沒奢望靠報紙發(fā)財,又無謂給人說有意魚目混珠,于是便加了‘現(xiàn)代’兩個字?!?/p>

“不久,老父退休,他是讀書人,見我那么愛書,勸我不如正式辦書屋,因此便結束柴娃娃式的‘未名書屋’,用生意立場去辦‘平價書屋’。當年搞的規(guī)模頗大,港九兩地均有分店,而另一方面就是做《現(xiàn)代青年人周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