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最偉大的、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亞里士多德對世界的貢獻無人可比。但他的成就遠不止于此。他還是一位真正的哲學家,對哲學的幾乎每個學科都作出了貢獻。他的寫作涉及道德、形而上學、心理學、經(jīng)濟學、神學、政治學、修辭學、美學、教育學、詩歌、風俗以及雅典憲法。他的研究課題之一是搜集各國的憲法,并依此進行比較研究。
在哲學方面,亞里士多德最大的貢獻在于創(chuàng)立了形式邏輯學這一重要分支學科。邏輯思維是亞里士多德在眾多領(lǐng)域建樹卓越的支柱,這種思維方式自始至終貫穿于他的研究、統(tǒng)計和思考之中。當然,他也犯錯誤,但次數(shù)少得驚人。
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對西方文化的根本傾向以至內(nèi)容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在上古及中古時期,他的著作被譯成拉丁文、敘利亞文、阿拉伯文、意大利文、希伯來文、德語和英語。以后的希臘學者研究及推崇他的著作,拜占庭的學者也是如此。他的思想是中世紀基督教思想和伊斯蘭經(jīng)院派哲學的支柱。伊斯蘭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阿威羅伊,將伊斯蘭的傳統(tǒng)學說與亞里士多德的理性主義融合成自身的思想體系。最有影響的猶太教思想家邁蒙尼德,用理性主義解釋猶太教義,在調(diào)和科學、哲學和宗教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基督教學者托馬斯·阿奎那的《邏輯學要義》,是亞里士多德的思想最偉大的繼承。除此以外,中世紀還有很多學者深受亞里士多德主義的影響,這里無法一一列舉。
隨著亞里士多德作品的不斷被發(fā)現(xiàn),中世紀出現(xiàn)了一個研究亞里士多德主義的新時代,學者們以此作為求得各方面真知識的基礎(chǔ)。亞里士多德在研究方法上,習慣于對過去和同時代的理論持批判態(tài)度,提出并探討理論上的盲點,使用演繹法推理,用三段論的形式論證。
如果以現(xiàn)在的標準衡量,亞里士多德的某些思想顯得有些極端。例如,他贊同奴隸制及女性所受的不平等待遇,認為這是自然界的安排(當然,這些思想是他所處時代的寫照)。但是,亞里士多德的許多思想,今天看來依然非常先進,如“貧窮是革命與罪孽之母”、“立法者應(yīng)該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青年上,忽視教育必然危及國本”。(亞里士多德關(guān)于教育的思想顯然是超前的,因為在他生活的年代還沒有公共教育。)
近幾個世紀,亞里士多德的影響明顯下降。但是,我仍然為沒能把他排在本榜更靠前的位置而感到遺憾,因為他的影響是如此的廣泛而深遠。他與排在他之前的12位一樣,對于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舉足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