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柏柏爾人 談到摩洛哥,不能不涉及柏柏爾人。因為摩洛哥的文化史始于柏柏爾 人,其經(jīng)濟、社會和政治演進同柏柏爾人息息相關(guān)。 關(guān)于柏柏爾人的起源,學(xué)術(shù)界有兩種說法 :一說他們來 自兩河流域+的 古代蘇美爾人,一說來 自北歐。 公元前數(shù)千年 ,北非地區(qū)已有人類居住 ,而最早的土著居民即為柏柏 爾人 。Berbers (英文為 Barbarian )一詞來源于希臘語“barbaros”或拉丁語 “barbari”,意為野蠻人 、原始人。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用以貶稱居住在北非 等地區(qū)的游牧居民,他們認為這些人不懂得鐵、寶石、橄欖油和房子,是有別 于希臘人和羅馬人的“野蠻人”。 據(jù) 20 世紀 70 年代統(tǒng)計,生活在北非地區(qū)的柏柏爾人大約有 600 多萬。 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境內(nèi)的柏柏爾人數(shù)量最多。突尼斯境內(nèi)的柏柏爾人很 少。摩洛哥各地雖然都有一些柏柏爾人,但大部分集中于北部的里夫山區(qū)、 中部的阿特拉斯山區(qū)以及西南部蘇斯地區(qū)。柏柏爾人主要有澤納塔人(1es Zenatas)、瑪斯穆達人 (1es M asm uda)和撒哈亞人 (1es Sahaja )三個部落群體。 t 指西亞北部幼發(fā)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經(jīng)的廣大地區(qū),該地區(qū)(主要指今日的伊拉克和敘利亞)是 世界古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 話說柏柏爾人 13 >他們各自在摩洛哥歷史上扮演過重要角色,摩洛哥的文化藝術(shù)帶有他們的 鮮明印記。 澤納塔人系游牧部落,據(jù)說是從今日的利比亞和突尼斯輾轉(zhuǎn)遷徙而來。 隨著季節(jié)的交替,他們定期來摩洛哥中部的平原和山區(qū)放牧。澤納塔人一度 信奉基督教,公元 7 世紀阿拉伯人進入后,便很快皈依了伊斯蘭教。他們對 摩洛哥的歷史貢獻很大。公元 711 年 ,阿拉伯人從摩洛哥發(fā)動對西班牙的遠 征時,第一支遠征軍的司令塔伊克·本·齊亞德即為柏柏爾人。由柏柏爾人創(chuàng) 建的王朝在公元 14 世紀曾強盛一時,寫下輝煌的篇章?,斔鼓逻_人以農(nóng)耕 為主,大都定居于東南部的阿特拉斯山區(qū)。撒哈亞人是來自撒哈拉沙漠的游 牧居民,他們在摩洛哥歷史上曾創(chuàng)建過兩個王朝,并對伊斯蘭教傳播到撒哈 拉以南的黑非洲起過重大作用。駱駝被從阿拉伯半島引進北非地區(qū),對伊斯 蘭教的傳播頗有助益。阿拉伯人占領(lǐng)摩洛哥后。據(jù)說他們征服土著人靠的主 要不是刀劍,而是《古蘭經(jīng)》。溫文和善的伊瑪姆騎著駱駝穿越撒哈拉沙漠 時,懷里總是揣著《古蘭經(jīng)》教本,走到哪里,就將伊斯蘭教傳播到哪里。長期 有駱駝伴行,柏柏爾人練就了健壯的體魄和頑強的意志。憑借駱駝的耐力和 機動性,他們不斷對羅馬殖民者發(fā)動襲擾,迫使其逐漸從城市撤出,退居北 部地中海沿岸。 柏柏爾人習(xí)于離群索居。以游牧為主要生活方式者,自然是逐水草而 居,漂泊不定,很少聚居于一處。即使以農(nóng)耕為主的,也大多是分散居住,鮮 有中國農(nóng)村人口聚居為村莊的現(xiàn)象。去北部的里夫山區(qū)或南部的阿特拉斯 作者夫婦與身著民族服裝的柏柏爾少女在一起 從日落之邦說起 14 >山脈旅游 ,駕車沿著蜿蜒的山路穿行 。老遠就會看見柏柏爾人的民居散落于 陽面的山坡上。石砌的小屋,墻面粉刷得雪白,星星點點,既無院墻,也互不 連接;有的小屋幾乎懸在半山腰。仰視上去,險得叫你不禁要替居住者的安 全擔(dān)憂。須知為了生存 ,他們要下到山底的溪流或泉眼取水 ,要到平緩一些 的坡地去耕作 ,還要隔三差五地挑著 自家出產(chǎn)的東西 ,翻山越嶺 ,到遠處的 集市上去進行交易,以換回自己需要的物品。一路風(fēng)餐露宿,十分辛苦。據(jù)說 大約一個世紀之前,多數(shù)柏柏爾人尚以洞穴為居,在大小阿特拉斯山區(qū),仍 遺存不少柏柏爾人居住過的洞穴,頗似中國西北農(nóng)民住的窯洞。只是中國農(nóng) 民的窯洞或依地勢而掘,或下挖地坑砌就,三三兩兩,一字排開,不像摩洛哥 柏柏爾人的洞穴,從半山腰扶搖直上,星星點點,沒有秩序。 柏柏爾人雖然皈依了伊斯蘭教 ,卻保持了自己的不少傳統(tǒng)和習(xí)性。例 如,他們并未接受阿拉伯人的一夫多妻制,婦女在家庭中占有重要地位。柏 柏爾人有旬諺語說“:誰要是娶兩個妻子,蝗蟲會吃掉他的莊稼。”柏柏爾婦 女不戴阿拉伯女子那樣的三角形面紗,而戴頭巾,這是為了辟邪。她們喜歡 文身,其圖案多為點、線和由點線組成的幾何圖形 ,作為 自己部落宗族的標 志,也為圖個吉祥。南方蘇斯地區(qū)的柏柏爾男子多是彪形大漢,皮膚 白皙,濃 眉大眼,眼珠碧藍。他們既善于騎射,又很會勞作。梅可克內(nèi)斯一帶的柏柏爾 人大都中等偏矮,年長者駝背不少。他們臉龐黝黑,沉靜友善。頭纏白色長 巾,手上結(jié)著厚重的繭子。如果不開口講話 ,僅從其舉止神態(tài) ,我還以為他們 是中國西北家鄉(xiāng)的老農(nóng) ,不由得從內(nèi)心蒙生出一種濃重的“鄉(xiāng)情”。他們演奏 的音樂很像中國北方的民樂,有的簡約粗獷 ,有的蒼涼激揚,具有強烈的穿 透力和巨大的震撼力。就連樂器也有好幾件與中國的單弦、二胡、嗩吶十分 相似。我和一些摩洛哥朋友談及我的這種感想,不料他們不假思索地說,這 是因為有些柏柏爾人的祖先是從蒙古遷徙過來的。更令我吃驚的是 ,當我們 談到柏柏爾人的語言問題時,朋友們不經(jīng)意間說出幾個柏柏爾人的常用詞 語 ,如“進來”、“出去”等;其發(fā)音竟同漢語里的同義詞十分接近。這是一種巧 合呢,還是柏柏爾人的確同我們的某些同胞在歷史上有某種淵源?這只好請 專家們?nèi)タ甲C和下結(jié)論 了。 話說柏柏爾人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