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15

虎賁獨立師 作者:康振賢


陳偉光大戰(zhàn)蘊藻浜

第102師的參戰(zhàn),已是淞滬會戰(zhàn)的守勢期(第二階段),當時中央作戰(zhàn)軍負責南自上海北站沿淞滬鐵路,北至吳淞口一線的防守。右翼是著名孫元良的第88師,中間是宋希濂的第36師,左翼是王敬久的第87師。在一個多月的慘烈戰(zhàn)斗中,正面之敵始終無法突破淞滬鐵路。

9月28日,日軍攻陷羅店,進而打算從國軍左翼作戰(zhàn)軍和中央作戰(zhàn)軍的結(jié)合部蘊藻浜一帶側(cè)擊突破,這樣不但可以切斷京滬鐵路,還可將中央作戰(zhàn)軍合圍。于是,蘊藻浜一帶就成了繼羅店之后的血腥絞肉戰(zhàn)場。此后中國軍隊的作戰(zhàn)正面就由東西走向變成了南北走向,以蘊藻浜兩岸為前沿,以走馬塘北岸的大場為中心,以蘇州河兩岸為第三道防線。

淞江在嘉定南側(cè)的黃渡鎮(zhèn),分為兩條。北側(cè)的一條就是蘊藻浜,全長30多公里,向東偏北在吳淞口南側(cè)匯入黃浦江;南側(cè)的一條便是蘇州河,蘇州河南岸就是號稱十里洋場的上海市區(qū)。

日軍對上海實施地毯式轟炸

蘊藻浜是一條寬不過20至50米左右的河道,有些地方還可以航行駁船,兩岸地形低洼,溝渠縱橫,這對南岸防守的中國軍隊來說,河道正好作為天然屏障。在這一帶作戰(zhàn),日軍坦克很難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然而,構(gòu)筑工事卻非常困難,幾鏟下去就會有地下水滲出,加上10月間,連綿秋雨使得原野泥濘一片,這樣部隊作戰(zhàn),就得經(jīng)常臥伏在爛泥和腐尸之中,從而攻守雙方的戰(zhàn)術(shù)重點,就集中在爭奪這一帶許多大戶人家的住宅。

這些住宅中不少原來還是豪華別墅,國軍為了抗敵事先征用,并用鋼筋水泥牢牢加固,成為支撐防線的據(jù)點。這些牢固的據(jù)點,甚至抵擋住了日軍的反復轟炸和炮擊,但卻也為自己后來的反擊帶來了重大犧牲。

10月2日,日軍將攻擊方向西移,第9師團在重炮和戰(zhàn)機火力的掩護下,向蘊藻浜北岸陳家行至唐橋站(滬太公路之一車站)大約7公里寬度的正面再度發(fā)起猛攻,第87師傷亡過半。原在走馬塘一線構(gòu)筑工事的第8軍稅警總團,立即奉令接替87師防守陣地。稅警總團第一支隊和61師的部隊向日軍發(fā)起反擊,擊潰了日軍第9師團的進攻,鞏固了蘊藻浜中段兩岸的陣地。

日軍再遣第3師團增援第9師團,向蘊藻浜與楊涇(河)交匯點右(東)側(cè)的陳家行至黑大黃宅處約3公里寬的正面集中突擊,并以密集的延伸彈幕,在氣球兵的觀察和指引下,切斷中國軍隊的后援。

防守陣地上的中國將士,以尸體為依托為臨時工事(原來的工事早在狂轟濫炸之下成為焦土),以槍上的刺刀強逼敵人與之近身肉搏,以身軀上綁縛的集束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場面十分慘烈。

日軍花出巨大的傷亡代價,在陳家行附近突破蘊藻浜北岸的國軍陣地,并強渡蘊藻浜,向大場方向壓迫。此時蘊藻浜北岸只剩第8軍稅警總團古鼎華第2團的一個營還在固守唐橋站。堅持戰(zhàn)斗到3日凌晨,黃杰請求第十七軍團增援,胡宗南派102師612團過河增援。

入夜,陳偉光向敵攻擊前進,順利推進到蘇州河北岸,占領了一片丘陵地帶,強渡時612團擊沉河面敵艇兩艘。

第二天拂曉,第8軍單是輕傷撤下來的官兵就不絕于途。陳偉光見稅警總團全部新式武器,鋼盔、防毒面具樣樣齊全,內(nèi)心羨慕不已,再看自己所帶的部隊武器多系“赤水造”、“漢陽造”步槍,較諸該團的武器裝備,實有天壤之別。這“赤水造”,本是黔軍侯之擔的赤水兵工廠產(chǎn)品,一次可裝填9發(fā)子彈。俗稱“九響炮”,當年還被紅軍戲稱為“九響棒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