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嚴復聽后竟然感到害怕,說明這番話對其震動很大。為什么嚴復會害怕?為什么德勒塞會對嚴復專門說這個話?原因可能只有一個,那就是德勒塞對嚴復寄予厚望,但在實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嚴復自恃才氣、狂妄自大,不把別人放在眼里,所以才對他說不要自足自封的話,希望他以后謙虛好學。這點從嚴復留學英國時郭嵩燾、曾紀澤對嚴復的評價也可以得到印證。
1874年5月8日,日本悍然出兵侵略我國臺灣,在瑯嶠一帶登陸。5月29日,清政府任命沈葆楨為欽差辦理臺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東渡臺灣,辦理日本侵臺事件,同時任命福建布政使潘霨幫辦臺灣事宜。
6月14日,沈葆楨率7000淮勇馳赴臺灣,福建布政使潘霨、洋將日意格和斯恭塞格、船政學堂培養(yǎng)的通曉測量計算的學生等分乘三條輪船偕行。
在這次行動中,嚴復乘“揚武”號戰(zhàn)艦隨行,歷時一月有余。嚴復參與勘測了臺東背旂、萊蘇澳各???,調(diào)查了當時肇事情形,將有關情形全部測繪成圖?;亻}后,嚴復將撰寫的調(diào)查報告呈送沈葆楨,沈葆楨根據(jù)嚴復的報告上奏清廷。
1875年3月24日,沈葆楨奏請改“揚武”號為練船,以記名水師提督蔡國祥為督練,重聘德勒塞為總教習。之所以改“揚武”號為練船,是因為“揚武”號船長19丈,寬36尺,吃水21尺,排水量1560噸,馬力1130匹,航速12節(jié),配有11門大炮,可配備兵員250余人。作為馬尾船廠自造第七號鐵骨木殼巡洋艦,其火力裝備無論在口徑上還是數(shù)量上都超過了馬尾船廠建造的前6艘船,是中國當時噸位和功率最大的一艘巡洋艦。沈葆楨的奏請獲批后,嚴復與“建威”號實習生被改派上“揚武”號實習,并于11月北上巡歷黃海。
1876年2月4日,嚴復隨“揚武”號由煙臺前往日本訪問。當時的日本也正在發(fā)展海軍,“揚武”號到達日本洋后,因為氣勢雄偉不凡,令日本人既十分羨慕,又特別害怕。
然而,清政府統(tǒng)治者忘記了漢代劉向的一句名言:“先憂事者后樂,先傲事者后憂。”意思是說,先慮及事情艱難的人,后來會因事情順利完成而快樂;先認為事情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人,后來會因事情難辦而憂愁。
清政府派“揚武”號到日本訪問,顯然純粹是為了炫耀。也許在清政府統(tǒng)治者的心里,認為富國強兵也不過如此,造幾艘先進的軍艦就可以了。這種心理反映了晚清統(tǒng)治者們的極度愚蠢和短視,他們可能做夢也不會想到,擁有這么多先進軍艦的清朝海軍會在18年后被日本幾乎全殲。正所謂“先傲必后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