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經(jīng)略海權,中國式馬漢(3)

號角響起 作者:車安剛


“是故一言籌辦海軍,則人才實為缺乏”?!昂\姀娛?,不獨系于財賦,亦視人才。嗟呼!今之海軍人才又何足算乎?”為解決這個難題,嚴復指出,應繼續(xù)由福建、廣東等學堂培育人才,但需整齊課程,專設操船,加強訓練,這樣的話,人才缺乏的問題就會得到解決。

四是筑塢建港。洋務運動中,清政府在北方營造了多處軍港,但因甲午一戰(zhàn)而喪失殆盡。旅順、大連、威海、青島等港口先后落入俄、日、英、德等國之手,而芝罘、秦皇島也流為“商埠”、“公司”?!吧w上下十年之間,而遼渤之良港以資敵矣。”“至今興復海軍,欲于燕齊之間,謀一軍港,可以為根據(jù)地者,是誠至難”,但是不能因為“近港難求之故,遂置其事于不圖”,閩浙一帶良港很多,如三都、南北關、象山以及招寶、舟山等地,“幾于隨地皆可取資”。在“東南修一軍港,實且遠扼歐美,近控臺澎,而為東洋之險要”,戰(zhàn)略價值十分重要。目前的“戰(zhàn)艦速率”通常為20余海里,一旦遼海有事一日之內(nèi)即可抵達。因此他認為可以在南方建造軍港,而北方“渤海之中,常有鼉磯、沙門(廟島)諸島,可資營度。蓋其地雖屬孤懸,然為之厚積聚而謹游徼,炮臺、水雷,善為布置,如英地中海之摩爾塔,則亦海上之金城也”。嚴復還認為,在建設軍港時,應加強海岸炮臺建設。“至于口岸炮臺,原與海軍同為海防之政,一動一靜,犄角相資。今者海軍既已式微,斯炮臺亦歸荒廢?!币箶橙瞬桓沂紫忍翎?,就要營造海岸炮臺,以與海軍構(gòu)成“犄角相資”之勢。

1915年,嚴復眼看甲午戰(zhàn)爭后之日本已算得上海軍強國,猶深感有潛伏之危機。他不勝感慨系之,嘆謂:“海軍者攻守之大器也……嗟夫!使如彼者(指日本)而猶以為危,則我之南北瀕海萬里,所恃以為屏蔽者云何?”提醒國人要居“安”思危,及早制定振興海軍、保住海權的對策?;仡檱缽蛯χ袊嘀畱n、之思、之策,時至今日仍可給我們以深深的啟迪和持續(xù)的鞭策。

嚴復晚于馬漢14年出生,卻與馬漢的經(jīng)歷極其相似,比如,馬漢16歲時入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學習,嚴復15歲入福州馬尾船政學堂學習;馬漢46歲時到新成立的美國海軍戰(zhàn)爭學院任教,兩度出任該院院長,嚴復28歲執(zhí)教北洋水師學堂,實際擔任校長20年;馬漢67歲被授予非現(xiàn)役海軍少將,嚴復59歲被特授海軍協(xié)都統(tǒng)(類似中國現(xiàn)在的少將);馬漢1890年正式提出海權論,嚴復1898年開始提出中國海權思想,號稱中國的馬漢。

然而,為何美國的馬漢起來了,被美國史學界稱為“海上力量的思想家”、“帶領美國海軍進入20世紀的有先見之明的天才”,被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稱為“美國生活中最偉大、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而嚴復的海權思想?yún)s影響甚微,嚴復本人也只是被當作海軍元老看待呢?這其中原因耐人深思。

仔細分析,除嚴復本人將主要精力放在教育救國、改造國人思想和中國文化上之外,更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國傳統(tǒng)的重陸輕海思維嚴重禁錮了官僚階層和民眾的海洋意識,加之嚴復提出海權思想之時正值晚清腐敗沒落、為保存封建皇權而疲于奔命之時,保命都來不及怎么還會去關注這些。所以現(xiàn)在看來,即使嚴復完整提出中國版的海權思想,恐怕也不會讓清政府接受進而引發(fā)國人強烈認同。從魏源的《海國圖志》最后僅僅被理解成“船堅炮利”就可以看出這個問題。

人生事業(yè)成功的關鍵在于個人的努力,思想傳播成功的根本在于國家和民族的需求。一個落后保守的國家,一個安于現(xiàn)狀的民族,是不可能誕生偉大思想的。即使思想的光芒足以照耀千秋,仍會被湮沒在短視功利的世俗之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