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時分,方冀已經(jīng)到了山下小鎮(zhèn)。這一路他走得熟悉,而且全是快捷方式。方冀走的所謂“快捷方式”,雖快卻險,其實(shí)神農(nóng)架頂山高千丈,有些地方曲折繞行需半個時辰方能下來,方冀卻是施展輕功垂直而下,一路順勢在石崖或巨木枝干上略作阻留,前后不到半炷香時刻便安然抵達(dá),只是常人卻絕無可能如此下山。
小鎮(zhèn)沿“南河”而建,南河潺潺流向漢水。方冀在鎮(zhèn)中略進(jìn)面食,就搭船沿河而下。這時河水正漲,兼得順風(fēng)之便,一艘木船上乘有十來個客人,張起布帆輕快地向漢水駛?cè)ァ?/p>
方冀坐在角落閉目養(yǎng)神,船上客人多是操湖北口音的大嗓門,也有幾個帶些陜西口音,還有一對夫妻操著襄陽口音,大家都在談今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收成看好,朝廷又頒了減租令,大伙兒嘻嘻哈哈,很是高興。
坐在方冀身旁的是個商人打扮的矮小漢子,腳前放著一個大布包,背上還掮著一個小包,他不時拉動一下大布包,似乎對自己的行李太大件,占船上太多地方感到有些不好意思。方冀道:“不打緊,沒礙著我?!?/p>
那人謝了一聲,就開始搭訕起來。他望了望方冀,道:“老先生是個讀書人吧?”見方冀?jīng)]有立即回應(yīng),又補(bǔ)上一句:“敝姓李,在這一帶做草藥生意,這次回神農(nóng)架來采藥,在山麓待了一個月?!狈郊诫S口道:“幸會,幸會。老朽在襄陽郊外一個小村私塾里教幾個學(xué)生。”
那人喜道:“我也要去襄陽,咱們正好同路?!狈郊讲恢每煞?。那人又道:“襄樊一帶有幾個良醫(yī)懂得用好藥,咱這神農(nóng)架山區(qū)專出上好藥材,別人跑藥的一趟要載一船才夠本,我老李專采珍貴草藥,跑一趟就只一大包就有得賺了。”方冀呵了一聲,道:“那得要有好本事,才能識得好東西。”
他隨口應(yīng)一句,那知卻引起老李的知己之感,他一掌拍在自己大腿上,興奮地道:“照呀!老先生到底讀過書,是個明白人。我老李因識得好貨,專挑這個季節(jié)入山,幾種珍貴草藥在山里生長的地方我都跑熟了,只消個把月就豐收而回。這回采到幾株極稀奇的藥草,夠我老李全家過上大半年好日子了?!?/p>
方冀莞然微笑,這老李可不知自己身旁這個老先生,乃是全天下最頂尖的醫(yī)藥高手,這幾年尤其對神農(nóng)架山區(qū)的草本、木本藥材做過全面詳查。
那老李那知自己在班門弄斧,仍然得意洋洋地道:“老先生不做這一行的,說給您聽也無妨。那天我冒險爬過一處山巖,巖壁后面有一片草坡,就在那兒長了一種三重瓣的小白花,襄陽有個熟識的大夫管它叫作‘三迭白’,說是入藥可以療傷化血,極是靈驗(yàn)有效,愿出極好價格收購。可惜這花有些古怪……”
方冀聽得有些興趣了,便問道:“有啥古怪?”那老李見方冀接口,更起勁地道:“說來真怪,這花一年有效,下一年采的又變得無效,完全說不準(zhǔn)的。襄陽城那位鄧大夫也忒精明,每次都要先試過有效才付錢?!狈郊礁信d趣了,問道:“鄧大夫怎么試?”老李道:“真罪過呵,他拿兔子弄傷了來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