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8歲這年,有兩個人為他來到了姚家。來的這兩位都是方鳳娣的朋友。一個是方鳳娣在上海女籃的前隊友,名字叫陸斌,當時已經(jīng)是上海市盧灣區(qū)少體校的教練。另外一位叫徐為麗,是當時上海市徐匯區(qū)少體校的黨支部書記。
兩個人來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姚明打籃球。他們的意思是,讓姚明先上少體校練著,將來看看行不行,行就打,不行就別打。方鳳娣一開始堅決不同意,說:“孩子小時候得好好念書??!放了學得回家做功課啊。”
大方和大姚并不希望姚明打籃球,也不希望姚明走體育這條路,他們這輩子吃打球這碗飯,知道這行苦啊。陸斌和徐為麗自然是一直在勸:“你看看你兒子這么高的個頭。俗話說,是什么人,干什么事!俗話說,也有騎馬和坐轎,也有推車把擔兒擔。天運循環(huán),命里該然。你們兩口子一個二米零八,一個一米八八,姚明很可能以后就會長成二米多的個頭,不打球就太浪費了……”這兩位說得有道理啊,您琢磨,二米二六要上街賣燒餅去,也不合適啊,誰敢買啊?
這兩人好說歹說,方鳳娣就是不樂意。但到了最后,方鳳娣還是松口了。原因有兩個,第一,姚明的身體有點兒弱,容易得病,大方希望他能通過訓練鍛煉一下體魄;第二,也希望他通過籃球對抗能鍛煉一下自己的性格。
那時候,姚明雖然長得很高大,但內心卻很脆弱。大個子小時候往往就是這樣。他覺得自己跟旁邊的同學不一樣,身邊的同學都一米三、一米四,自己一米七幾,很是突兀。平時同學們也不跟他玩,所以姚明在學校里有些孤僻。
有一次,姚明班上一個很調皮的壞小子,無緣無故地就踢了姚明兩腳。當時姚明很生氣,但他從來沒打過架,也不會打架,所以也就是生氣,并不能怎么樣。但那壞小子卻惡人先告狀,跑到老師那說姚明打了他。老師當時就信了,把方鳳娣找來,說你家姚明打同學了。因為這事兒可信啊,姚明那么大個兒,他打這壞小子,正常啊。方鳳娣當時也信了,給人家賠了禮,道了歉。后來領著姚明回家一問,才知道姚明委屈啊,事情剛好相反,不是姚明打了同學,而是同學打了姚明。
通過這個事兒,大方自己也有一些觸動。陸斌和徐為麗也跟大方說,你得讓兒子鍛煉一下身體,同時也鍛煉一下性格。你兒子太老實了,跟誰說話,聲音小得自己都聽不見,說句不好聽的,給一個嘴巴都不知道還手。這樣的性格,將來長大了到了社會上是要受欺負的。應該通過打球,好好鍛煉一下他的性格。
正是因為這兩個原因,方鳳娣才同意讓姚明練習打籃球。
這時候,姚明面臨兩個選擇,到底是去陸斌的盧灣區(qū)少體校,還是去徐為麗的徐匯區(qū)少體校?
父母權衡之下,覺得還是徐匯區(qū)少體校離家近點兒,于是就把姚明交給了徐為麗。每天白天,姚明還是上學,學文化課,放了學就騎車去徐匯區(qū)少體校。剛開始姚明不會騎車,由教練到方鳳娣的單位來接姚明。姚明的啟蒙教練姓李,叫李章明。1989年,李章明是30歲整。他的個子也很高,頭發(fā)卷卷的—那時候,上海很流行蘑菇頭,男的女的都是蘑菇頭,從后面一看,跟超級瑪麗似的。
方鳳娣的單位是上海市科研所,在衡山路。放學之后,姚明先從高安路小學到方鳳娣的單位,然后由方鳳娣領著交給李章明。姚明一直還記著那天,母親把他從單位里領出來,交給李章明。李章明在門口等著,接頭暗號“大個兒蘑菇頭”。李章明騎著車,姚明坐在后座上,穿過上海的弄堂,從石板路上飛馳而過,一直蹬到徐匯區(qū)少體校。從這時起,8歲的姚明開始了他的籃球生涯。
上海市科研所的原址,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了一家非常高檔的餐館。在2011年7月20日姚明退役這天晚上,姚明就是在這家飯館宴請從美國來的這些朋友。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個飯館的所在,就是姚明籃球之路開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