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家橋,姚春花嫁給鄭景山簡直是個天大的誤會。
姚春花的娘家住在莊南姚家垛,父親姚應(yīng)松是個彈棉花的。姚家一男三女,三個女兒中,最數(shù)春花這個三丫頭最漂亮,最能干,性格也最野,伶牙俐齒,為人處事卻又按理走,并不刁蠻,是個惹人喜愛的“小辣椒”。莊上人都說這丫頭將來肯定會嫁一戶好人家,配一個好夫婿。
鄭景山是老擺渡鄭富昌的兒子,成年后接過父親的篙子,一直在莊南白龍河上擺渡,雖然生得端正,身體健壯,但因家境貧寒,二十九歲時仍是光棍一條。
莊南的丫頭們打豬草愛從渡口過白龍河上南灘,那兒草多肥美。因為混得廝熟,她們經(jīng)常拿鄭景山來打趣。鄭景山也不惱,隨丫頭們瘋鬧。
這天,幾個丫頭結(jié)伴上南灘。在渡船上,叫巧云的丫頭忽然問道:“景山,你天天一個人在這白亮亮的大河上擺渡,可曾遇見過田螺姑娘么?”
“沒有。”鄭景山老實地回答。
“可曾遇見過河蚌姑娘么?”
“也沒有。”
“那肯定有七仙女來過,幫你洗衣做飯!”
“我是個大老粗,只會撐篙劃槳,七仙女咋看得上?”鄭景山終于嘿嘿樂了。
“那我告訴你,我們這船上就有一位仙女!”
丫頭們一起朝坐在船頭上專心致志剝蓮蓬吃的姚春花看去。
“死妮子,看我不撕爛你的嘴!”十七歲的姚春花狠狠朝巧云擲來一顆蓮子,一雙俏眼瞟了瞟在船尾撐篙的鄭景山,“他呀,要是小十歲,我就嫁給他洗衣做飯!”
“噢噢……噢噢……”丫頭們一齊起哄起來。
鄭景山深情地看著姚春花,把一支竹篙撐成了一把超級彎弓,小木船疾行如箭……
一個沉悶燠熱的下午,姚春花獨(dú)自過河去南蕩打豬草,鄭景山善意地提醒她,天色不好,防止下雷暴雨,還是不要過去了,就在附近隨便打些吧。姚春花是個任性的姑娘,執(zhí)意說不行,到那邊一會兒就打滿筐了,到時趕緊撤回來。“景山,你耳朵給我靈醒一點兒,別喊了聽不見!”“放心,我凝神聽著哩!”
誰知就被鄭景山說中了。他渡過姚春花回到窩棚沒十分鐘,烏云四合,狂風(fēng)驟起,天地昏暗。對岸傳來姚春花急遽的呼喊聲。鄭景山拔篙就撐,還沒到河中央,大雨嘩然而下!
兩個人淋成了落湯雞,上岸后直奔窩棚。外面的雨越下越大,瓢潑似的,涼風(fēng)裹著水霧擠門而入。窩棚低矮,空間仄逼,兩人坐在白天用來歇息的竹床上,貼在身上濕垮垮的衣服沒法脫下來擠一擠,冷得簌簌發(fā)抖。特殊的情境讓兩人都拘謹(jǐn)起來,互相不說話,空氣中卻漂浮著男女溫暖的體香。外面完全黑下來,一道豁亮的閃電劃過,旋即一個炸雷在附近劈下,震得大地顫抖,姚春花驚叫失聲,一頭扎進(jìn)鄭景山寬厚熾熱的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