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挑戰(zhàn),成就中國煙王(13)

大成若缺褚時健 作者:李林棟


這當然得益于褚時健本人對產品質量的嚴苛,其實,不管是何種領域、哪個國家,世界上所有出色的企業(yè)管理者都擁有這樣的特質。在后來與褚時健相見深談的時候,他告訴我,他經常會為了產品質量問題而焦慮至失眠的程度。在這一點上,他與生產出現代通訊藝術品的喬布斯一樣,兩人都懷有一種對完美產品的追求與向往。

除此以外,為了實現對生產過程中產品質量的有序管控,避免問題產品流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在生產區(qū),褚時健實施了作業(yè)長制。該制度要求現場、當下解決問題,而不是將問題拖到第二天或者下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過去,玉溪卷煙廠的質量檢測往往是在產品生產完成以后再進行,現在,則改成了工序檢測與成品檢測相互結合、相互監(jiān)督的做法。

褚時健認為,要想讓產品質量得到保證,管理質量人員的權威性就必須要得到認可。為此,褚時健將質量檢測員的地位一升再升,到了最后,質檢員甚至能夠對產品進行一票否決,而一旦產品被否決,相關負責人就要受到處罰。反過來,在質量檢測后若仍發(fā)現了問題產品,負責該批產品的質檢員也必會受到處罰。

雙向處罰與監(jiān)督制度,使得質檢員在質檢過程中越來越負責任,越來越嚴苛。原本廠子里的樣品檢測頻率是每天16個,但在進行了數次的測算以后,質檢員們認為,檢測頻率增加至85個甚至90個是最能夠保證產品質量的,這無疑給工人們增加了壓力,同時也提升了他們重視產品質量的動力。

有些質檢人員甚至將那些煙盒上出現了印刷污漬的產品進行否決,而在很多工人甚至管理人員看來,包裝上出現這么點小毛病根本不算是問題,質檢員明顯有些吹毛求疵了。但當此類矛盾鬧到褚時健那里時,他無一例外地選擇站在質檢員一邊。他非常清楚,在產品質量上,一丁點兒的妥協都有可能導致日后產品質量的大幅下滑。

褚時健對于質檢員們的認真負責態(tài)度大加認可,但同時,他也有些擔心人為因素會對質量檢測產生太大的影響,因此,在后期的設備更新中,他一直非常重視產品質量的自動檢測,從而減少了人為因素對產品質量的影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