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也門 3

大中東行紀 作者:張信剛


未統(tǒng)一前的北也門總統(tǒng)薩利赫擔任統(tǒng)一后的也門共和國的總統(tǒng)。在位已三十三年的他,基本上是利用各反對派之間的矛盾進行統(tǒng)治,并繼續(xù)沿用由各個部落分享戰(zhàn)利品的古老傳統(tǒng)。盡管也門的國家架構采用西方的形式,它的社會依然以部落為組成單位。無論是議會的席次、內閣的任命,還是軍隊的指揮權,都有氏族和部落之間的角力;一些部族也擁有國家軍隊編制之外的獨立武裝。國家對一般也門老百姓來說仍然頗為抽象,氏族和部落才是他們效忠和依附的對象。但是首都薩那和亞丁等城市的居民開始具有現(xiàn)代公民意識,逐漸淡化了氏族和部落在他們身上的烙印。

然而,近幾十年來伊斯蘭教的復興又將一部分公民對國家的認同轉移到超國界的宗教認同。薩利赫與埃及的穆巴拉克等人都是職業(yè)軍人出身,堅決反對屬于激進伊斯蘭主義的穆斯林兄弟會,也不能容忍超國家的“基地”組織。在這一點上,他們是美國和西方國家的盟友。但是他們的獨裁專權、貪污斂財不僅受到國內人民的憎惡,也無法得到西方社會的支持。

在也門這樣的傳統(tǒng)穆斯林社會里,從西方興起的現(xiàn)代思潮與他們自身的社會和文化傳統(tǒng)顯得很不調和。西方人對穆斯林社會的偏見和做法,包括對以色列的支持,會使一些反對西方又對本身社會制度不滿的年輕人容易受人教唆而走向極端。

2009年圣誕節(jié)前,企圖在飛往美國底特律的飛機上合成并引爆身上炸彈的那個尼日利亞學生就是一個例子。他是在也門時思想開始轉變并接受恐怖襲擊訓練的。在后薩利赫時代,如果也門的權力結構和由此產生的貧窮落后、貧富不均現(xiàn)象得不到改變,它仍將會是一個極端主義易于滋生的國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