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柴靜的序(2)

綠皮火車(精裝增補圖文版) 作者:周云蓬


3

他這種自我警覺性總是很強,用他的話說:"自由就是有權利不斷地懷疑,或者有懷疑的可能性,懷疑就是自我更新。"

很多寫詩唱歌的人不問俗事,老周關心世俗,他寫崔健與羅大佑,也是寫自己。"不愿意總被群體意愿附體……關鍵是誰也無法指認哪里才是自我的邊界,并且……他們心很軟,不會先鋒到把時代遠遠地甩開。"

我們在紹興的小店里吃芋艿,二十五塊錢要了四個菜、三碗黃酒,白米飯隨便加,他說:"這要是在北京,飯店不是自己的房子,租金貴,老板肯定說,這還了得,為什么不用地溝油?"

他寫的都是這類的感受,沒有以世界名著愛好者和業(yè)余思想家自居,面對公共性問題也是從個人出發(fā),"有人傷害了你的朋友,或者傷害了你關心的人,你也覺得很疼痛,疼痛和幸福都擴大了。"

不過他一邊寫社會新聞,一邊自我責問,覺得這種限時的緊張要求不從容,每周一期的專欄,有的時評寫的時候看得出有點急,有鍛字煉句的痕跡,一覺得勉強,他就把專欄又停了。

紹興他家的房后,有條河,寒綠色,他坐在河邊的石臺上抱著吉他隨手撥弄:"生活和彈琴一樣,不能只緊,也不能只松,得這么松松緊緊地漚出來。"

這本書里,我最喜歡他寫父親的那一篇,是一件事在心里漚了多少年,悲酸歡慨,滾熱過,又放涼了,凝結在心,又從心里頂出來的。

老周講過一個故事,也許可以用來說一下文字的標準。他住在圓明園時,一個藝術青年掉進了河里,一開始文質(zhì)彬彬,冒出一個頭,對岸上人招手:"能不能救一下?"

沉下去再浮上來的時候喊:"救一下。"

再浮上來的時候已經(jīng)什么都顧不上了:"救命?。?

寫文章得寫到這個份兒上--不吐不快,沒有苦吟,也不用琢磨,連修辭都是一種煩瑣,誠實道出就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