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完全贊同嚴鋒教授的話,這部電影本身就是一部復調(diào)音樂,它有六個聲部或六個故事,故事相輔相成,因為一個故事中的人物會成為另一個故事中的另一個人。有些人一直是善的,有些人由善變惡,或者由不善變成巨惡。雨果·維文扮演的角色就是這樣,從第一個故事中的殖民地地主,最終演化成第六個故事中的惡魔老喬治;由惡演變成善的靈魂的典型是湯姆·漢克斯扮演的謀財害命的醫(yī)生到人類衰落后山谷人扎克里。
既然電影是一部影像化的音樂,電影音樂也是很重要的,據(jù)說導演之一提克威在片子開拍之前就創(chuàng)作好了主題音樂。
小說的特色我就不多說了,但想提示讀者一下,盡管表面上看是科幻小說,六個故事只有兩個涉及科幻,即第五個故事《星美-451的記錄儀》和第六個故事《思路岔路口及之后所有》。小說用了純文學手法、驚悚故事和科幻。大致來說,《亞當·尤因的太平洋日記》和《西德海姆的來信》是純文學,《半衰期:路易莎·雷的一個謎》和《蒂莫西·卡文迪什的苦難經(jīng)歷》是驚悚故事,而《星美-451的記錄儀》和《思路岔路口及之后所有》含有科幻元素。在我看來,這些都是純文學。
最后,我就不復述六個故事的梗概了,我摘錄幾段原著中的話讓讀者體會《云圖》的內(nèi)涵——盡管本人的翻譯不盡如人意。
一個人創(chuàng)作音樂是因為冬季永無休止,是因為如果不這樣做,狼群和暴風雪就會更快地撲向他。
羅馬帝國會再次衰落,科爾特斯會再次蹂躪特諾奇提特蘭城(編者注:墨西哥特斯科科湖的島上古都遺址,阿茲特克的首都),尤因會再次遠航,艾德里安會再次被轟成碎片,我和你會再次睡在科西嘉的星空下,我會再次來到布魯日,再次愛上伊娃,再次失戀;你會再次讀到這封信,太陽會再次變得冰冷。尼采的留聲機唱片播放結束時,為了無窮無盡的永恒真理,撒旦會再次演奏它。
——《西德海姆的來信》
她相信風水、《易經(jīng)》或頓悟之類的東西才是最好的,但是梅根擁有超凡的頭腦。
你每用一個科學術語就代表著有兩千個讀者放下雜志然后打開電視看《我愛露西》。
——《半衰期:路易莎·雷的一個謎》
那時候整個世界很大,但是對于這種渴望還不夠強烈。這種渴望讓前輩們沖破天空,讓海洋沸騰,用瘋狂的原子毒化土壤,頑固地播撒腐爛的種子,于是孕育了新的災難,小孩生下來都是怪胎。最后,令人心痛的是,很快,國家分裂成野蠻的部落。
相反,悉達多是一個死去的人,活的理想。他教大家克服痛苦,改變將來的轉(zhuǎn)世投胎。
不斷學習的頭腦才是活著的頭腦,麥克尼姆說,而且任何形式的智慧都是真正的智慧,不管是老的還是新的,高等的還是低等的。
——《思路岔路口及之后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