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徐元慶謀殺案(1)

明朝一哥王陽明 作者:呂崢


武則天時代,徐元慶謀殺案。

一個名叫趙師韞的中央大員在出差的路上到一家毫不起眼的驛站歇腳,卻被這家驛站的Waiter給結果了性命。

奇了怪了,一個正部級高官和一個驛站的服務生能有什么過節(jié)?而更奇的是,該服務生殺人之后卻不逃跑,而是主動撥打110投案自首。

據兇手供述,此案并無幕后主使,完全是他一人所為,這讓坊間流傳的所謂“政敵買兇”、“獨家內幕”之類的謠言不攻自破。

原來,趙師韞當年在某縣當公安局局長時,殺過一個叫徐爽的人。

徐爽有個兒子叫徐元慶,處心積慮要為父報仇,于是隱姓埋名,在驛站里當了個服務生。

徐元慶很聰明,也很能隱忍,因為驛站本來就是各級官員出差歇腳的地方,只要有耐心,有朝一日總能等到仇人,但這“一日”究竟是猴年還是馬月就不得而知了。

蒼天有眼,竟然讓徐元慶等到了機會,趙師韞就這么送了命。

好了,又一則復仇的傳奇,《基督山伯爵》演完了,《連城訣》劇終了,問題來了。

唐朝是法治社會,殺人抵命,天經地義。

再說了,草民殺官,這還了得?不來個從重處理怎么壓得住這股邪風?

徐元慶啊徐元慶,你要是美帝的公民,有個平民組成的陪審團表決,搞不好還真能撿一條命。

但別說,這件案子還確有爭議。

因為徐元慶雖然是蓄意謀殺,但他的動機是替父報仇,而在當時,替父報仇在很多人心目中是天經地義的。

據《禮記》記載,子夏有一次問孔子,對殺害父母的仇人應該怎么辦?

孔子堅定地回答說,睡草墊,枕盾牌,不去做官,不共戴天,無論在市集上還是朝堂上,只要一遇到仇人,應該馬上動手,有家伙抄家伙,沒帶家伙就赤手空拳上,往死里打!

《禮記》在唐朝地位極高,社會影響力極大,相當于今天的馬列,標準的官方意識形態(tài)。

于是,問題復雜了。

唐朝不缺嚴刑峻法,但治國思想卻是儒家的禮治精神,是“君臣父子”。

依“法”還是依“禮”,這是一個問題。

燙手的山芋最終扔到了武則天手上,一件小小的謀殺案竟然挑戰(zhàn)到最高治國綱領,威脅到統(tǒng)治階級的意識形態(tài),不當家不知治國難??!

武則天尋思著這天天高喊“圣朝以孝治天下”,標語口號刷得大街小巷到處都是,總不能言行不一吧,就指示放了徐元慶。

就在此時,傳來一個不和諧的聲音:“放不得!”

說這話的是那個喜歡念“天地之悠悠”的陳子昂。

陳子昂認為,徐元慶蓄意謀殺,案情清楚,按照國法應該判處死刑。但是,念他是為父報仇,情有可原,所以建議在殺了他之后大張旗鼓地表彰一番。

仔細想想,陳子昂這招的確高,“法”和“禮”的矛盾被輕松化解了,上頭好辦了,下面高興了,自己為此寫的《復仇議》也傳為千古名篇,其中有一句確實經典:今義元慶之節(jié),廢國之刑,將為后圖,政必多難;則元慶之罪,不可廢也。何者?人必有子,子必有親,親親相讎,其亂誰救?

徐元慶被處決了,皆大歡喜。

事情到此似乎告一段落了,然而幾十年后,文采飛揚、邏輯縝密的《復仇議》被另一個大文豪抓住了致命的紕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