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風(fēng)·伯兮
【原文】→→ 【譯文】
伯兮朅兮,→→大哥威武強又壯,
邦之桀兮。→→我夫便是國棟梁。
伯也執(zhí)殳,→→手執(zhí)長矛駕戎馬,
為王前驅(qū)?!鸀橥跚膀?qū)沒商量。
自伯之東,→→自從大哥東征去,
首如飛蓬?!冶闶讈y如飛蓬。
豈無膏沐?→→豈無香膏沐黑發(fā),
誰適為容!→→卻道為誰畫妝容!
其雨其雨,→→想你之心如綿雨,
杲杲出日。→→愛你之意如烈日。
愿言思伯,→→想你之時心如蜜,
甘心首疾?!文悴粴w頭有疾。
焉得諼草,→→哪里能得解憂草,
言樹之背?!颊f樹蔭能療疾。
愿言思伯,→→何人解我思君意,
使我心痗?!^痛心痛總難息。
讀《詩經(jīng)》,我們只能看見詩,我們看不見作者。直到讀《離騷》《九歌》,我們才看見了“詩人”。那個詩人憔悴、憂憤、潔癖、孤傲,最后抱石投江……《詩經(jīng)》里的詩統(tǒng)統(tǒng)沒有作者姓名,可是我們能夠感受到他們的形象:高大、健碩、敏感、熱情。好比《采薇》里的戰(zhàn)士,好比此詩中思念丈夫的妻子……他們可能是國君,是貴族,更多的是普通的大眾——普通的男人、戰(zhàn)士、勞動者、妻子、少女、戀人等等。他們不以知識分子自詡,他們皆有感而發(fā)、有情而訴,率真而簡潔地表達自己,他們血脈僨張、血肉豐滿,雖年代久遠,但生命的溫度依然觸手可及。緊接著《詩經(jīng)》出現(xiàn)的是屈原,從此,香草美人以喻君子,蘭花明月以喻情操,個人意志及個人情緒的表達開始濫觴。《詩經(jīng)》里的詩只能叫“詩”,是詩歌的原始母版,后來的詩可以稱作“文人詩詞”,其特點是潛意識豐富而曖昧,其中女子形象也從妻子、少女等轉(zhuǎn)為風(fēng)塵女子、怨婦等。雖說《詩經(jīng)》里也有怨婦,但二者有很大的不同?!对娊?jīng)》中的怨婦是有脾氣的,因為氣血充盈,雖有怨懟,但多自??;但后世的怨婦仿佛失血的病婦,幽怨哀婉,卻無力自省??偠灾?,后世詩詞當(dāng)中女性偏病態(tài),不似《詩經(jīng)》中的女子那般健碩、本真。
《伯兮》這首詩特別能表現(xiàn)《詩經(jīng)》里邊女人形象的豪爽大氣、率真真誠。
這是贊美丈夫的一首詩。有一件很重要但大多數(shù)現(xiàn)代女性卻很少去做的事——贊美別人,尤其是贊美自己的丈夫。有人說:妻子分三種,一種是花瓶型,中看不中用;一種是合伙人型,可用但少情趣;一種是啦啦隊型,這種類型的女人是智商、情商皆悅?cè)苏?,她歡喜地、真誠地贊美生活,最后生活也因她的贊美和欣賞而愈加歡快、美好。無論如何,贊美是一種能力,當(dāng)你肯定別人的時候,你也是在肯定自己的情感。不吝贊美,也就是不吝自己的熱情。抱怨會使生活灰暗,而贊美,會使生活明亮高尚。贊美別人,并不一定說明那個人非常好,但發(fā)自真心地肯定對方的那一點點好,卻真的會令我們和被贊美者心情愉悅,這才是贊美于我們生活的意義。
我認(rèn)為自己有一個優(yōu)點,就是??慈说拈L處,但絕不是傻到看不見人的短處??慈碎L處是因為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所以見人之好便欣喜;不看人的短處,是知道這短處一定讓這人走不遠。人生在世,各有各的命,犯不著你苦口婆心非要改人家的品性!關(guān)鍵是管好自己,歡歡喜喜、閑閑淡淡的,但要時刻警惕自己別有這些毛病,這就叫“化性情”。夫妻天天生活在一起,人性難免懈怠,言語相激,難免齷齪。如果夫妻生活全是抱怨的話,不僅男人提不起氣來,伶牙俐齒的女人也得不到什么好處,最后都是傷害。其實,很少有愛情堅持到最后還是愛情,但最初能在一起說明還是有感情的。所以,在未來一地雞毛的生活中常感念自己的初心,并往歡喜處去看自己的親人,贊美對方,也鼓勵和肯定自己,在化別人前先化自己,先喜悅自己,則是明白人的活法。生活,只要有贊美,沒有理由不向好的方向走,不忘初心,方得終始,只要愛過,就好。